无题四首(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空口说的承诺早已消失无踪,月光斜照在楼上的五更钟声响起。
梦境中因遥远的离别而哭泣难以唤醒,信纸被匆忙催促下墨迹未干浓厚。
烛光照亮了半边金翡翠的装饰,麝香的香气微微飘过绣着芙蓉的锦缎。
刘郎已经遗憾与蓬莱仙山相隔遥远,现在又多了一重蓬莱山的阻隔。

注释

去绝踪:消失无踪。
月斜:月光斜照。
五更钟:五更时分的钟声。
梦为远别:梦境中的离别。
啼难唤:哭泣难以唤醒。
墨未浓:墨迹未干。
蜡照半笼:烛光半遮。
金翡翠:贵重的装饰品。
麝熏微度:麝香微弱地飘过。
刘郎:借指诗人自己。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
一万重:重重叠叠。

鉴赏

这是一首深婉含蓄的爱情诗,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苦恼。开篇“来是空言去绝踪”,即点明了相聚无期,彼此之间只剩下空洞的承诺和断绝的足迹,已无交集可言。紧接着“月斜楼上五更钟”描绘出夜深人静时分,诗人独自徘徊在高楼之上,听着五更(即凌晨三至五点)的钟声,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第三句“梦为远别啼难唤”表达了即便是在梦境中与所爱之人分别,也是那么的痛苦和不舍得叫唤。随后的“书被催成墨未浓”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焦虑,虽有许多思绪想要倾诉于纸上,但由于情感太过复杂,以至于墨水都还未能充分渗入笔端。

接下来的“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奢华与细腻,蜡烛照亮了部分空间中的贵重物品,而精美的香料也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然而这些富丽堂皇的景象并未能减轻诗人的相思之苦。

最后两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则引入了古代传说中的刘晨、阮肇与仙女私奔,蓬莱山遥不可及,象征着爱情的障碍和距离感。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恨意,即便是相隔天涯,也不及他心中所思之远,更何况是加上一万重的阻隔。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物象的精细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意境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无题四首(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无题四首(其三)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