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冬从滁州肩舆至瓜步舆夫老壮各一今过此壮者复舁余行问其同伴则去年从瓜步归病死于道矣为之怆然赋诗

崎岖风雪里,送我渡江行。

健语因贪醉,逢山每报名。

遽看筋力尽,能免涕洟横。

尔尚曾相识,前途酒共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风雪交加的崎岖路上,一位旅人被送往江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旅途艰辛的描述,以及对同行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崎岖风雪里”,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恶劣,风雪交加,道路难行。接着,“送我渡江行”一句,点出了此行的目的地——江南。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实属不易。

“健语因贪醉,逢山每报名。”这两句描绘了同行者在旅途中饮酒作乐,不畏艰难险阻,甚至在遇到山岭时也要大声呼喊以示勇气。这种乐观的态度,为旅途增添了几分豪情。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旅途的深入,“遽看筋力尽,能免涕洟横。”筋疲力尽,泪水和鼻涕横流,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疲惫。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劳累,更是心灵上的煎熬。

最后,“尔尚曾相识,前途酒共倾。”诗人回忆起与同伴一同饮酒的时光,表达了对逝去的友情的怀念。尽管前方路途未卜,但那份曾经的欢笑与共度的时光,成为了心中永恒的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情感与体验,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过全椒哭凯龙川先生

卧龙山势盘嶙峋,驱车欲过车摧轮。

前途叱御且休发,腹痛为感生平恩。

甘棠到眼尽遗爱,摩挲恻怆伤心魂。

生无一面死未哭,此恸不比西州门。

三年枉自设虚位,那尽生存感恩谊。

此日青山叠叠愁,当年红烛条条泪。

辜负看花住马心,不才自分甘抛弃。

苦为方干抵死争,谁知争命原无计。

此曹心力镇相怜,反自抛残辛苦地。

两度战场餐血腥,先生手持千佛经。

飘然上赴玉楼去,为道此间多不平。

遂令感诵溢吾党,岂独贱子缘私情。

暴腮点额无所愤,从此江东亦将隐。

斥鴳何来负翼风,蛴螬祇附伤心本。

丹旐多时返故乡,楚云燕月两茫茫。

可知德政崇碑下,尚有门生吊夕阳。

形式: 古风

饮全椒城南江氏园

水烟中豁飞彩桥,清歌隔水声相招。

衣冠忽集晋南渡,竹石占断梁北谯。

三三月尚殿春在,七七树已愁风飘。

可怜闲处好栏槛,明日墙外鞭丝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雨中过夹山

始夏天骄阴,滨江地拳络。

山回忽幽幽,衣湿常漠漠。

林末盼侣稀,岩际悬装薄。

后径讶拒前,起势悟藏落。

雨气合四围,颓景反埋壑。

白石参沈云,回光闪鯈爚。

中转百里雷,上突千纪鹤。

瀑注甫避踵,谷响屡应蹻。

冥摇朱草茎,暗护紫庭钥。

恍逆真灵过,深恐光怪作。

奇赏逝莫追,理境郁难拓。

谢客不可招,兹观坐消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浴汤池

濒江多湿居,物疵帝心悼。

厥力藉熨攻,首事资润导。

漏液坎莫缝,立柴釜时燠。

槛脉根荧台,风户位丹灶。

蒸沸为云浮,望气知候到。

沆瀣回阳轮,璎珞结风纛。

讵惟起痿痹,实亦功旱涝。

远客至以踵,居民多见耄。

心悦锐先裸,肤切怯初蹈。

腠理觉竖奔,膏肓拟丁凿。

疾去喜微眩,浆流患真耗。

霍然起披衣,群山动孤操。

形式: 古风 押[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