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谢同年李提举见访》。诗中描绘了与友人李提举重逢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联“曾共丹梯步广寒,自无仙骨堕凡间”以浪漫的意象开篇,将自己与友人比作曾经一同攀登仙境之人,却因缘际会而落于尘世,暗含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颔联“君攀玉兔窟中桂,我返神螺江上山”进一步展开,以“玉兔窟中桂”和“神螺江上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与诗人的不同境遇和生活状态,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各自生活的丰富多彩。
颈联“岂谓观风经邑里,犹能驻马问柴关”则转而表达对友人来访的意外惊喜与感激之情,通过“观风”、“邑里”、“驻马”、“问柴关”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重视与热情接待。
尾联“鸣驺排入蓬蒿径,踏破岩前绿藓斑”以生动的场景收尾,通过“鸣驺”(鸣锣开道)和“蓬蒿径”(荒草小路)的对比,以及“绿藓斑”(青苔痕迹)的描绘,既表现了友人来访时的热闹景象,又隐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友情如同自然之美的永恒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重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