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贫士七首(其二)

我兴旷古怀,不见羲与轩。

章韨岂不好,未能易丘园。

疲马愁路歧,破剑销炎烟。

曷以抗老饥,道书读且研。

南邻不厌余,讲德有微言。

原宪蓬蒿人,谁谓赐也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的《和咏贫士七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贫士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充满了对古代圣贤的仰慕与自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首句“我兴旷古怀,不见羲与轩”表达了诗人对远古圣贤的怀念,感叹自己无法见到那些伟大的人物。接着,“章韨岂不好,未能易丘园”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欣赏高官厚禄的生活,但又难以割舍自己的田园生活,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疲马愁路歧,破剑销炎烟”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贫士在生活中的困顿与迷茫,如同疲惫的马在岔路口徘徊,破旧的剑在烟尘中消逝,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无望。

“曷以抗老饥,道书读且研”则表达了贫士面对生活的困境,只能通过读书来寻求精神的慰藉,试图在知识中找到对抗岁月与饥饿的力量。

“南邻不厌余,讲德有微言”一句,展现了贫士与邻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方虽不富裕,却能以道德之言给予贫士心灵上的支持。

最后,“原宪蓬蒿人,谁谓赐也贤”借用了孔子弟子原宪的故事,原宪虽身处贫困,却能保持高洁的品德,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即使身处贫困,也要保持高尚品德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贫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咏贫士七首(其三)

孙登弹一弦,陶有无弦琴。宫商虽?嵼,千载流孤音。

客有为余言,枉尺蕲直寻。

轩渠聊对客,酒贵吾不斟。

亭亭山上松,高节为众钦。

孰云异语默,而不同此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咏贫士七首(其四)

朝得故人书,缄题日在娄。

开缄釂十觞,天末遥献酬。

杞国忧天倾,婺妇恤宗周。

哀哉许泛辈,乃怀田舍忧。

赤风荡中原,飞鸟亡其俦。

倾筐谋一醉,已矣惭苟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咏贫士七首(其五)

坎坎伐檀者,乃在河之干。

山榛有深思,退隐于伶官。

吾道若拱璧,岂以贸盘餐。

应知贤达人,亦迫饥与寒。

清风洒空虚,永慕陋巷颜。

猪肝累乡邑,去去之河关。

形式: 古风

和咏贫士七首(其六)

落花坠茵席,其半随飞蓬。

繄岂赋命殊,无心成化工。

绛灌排贾生,何侯荐两龚。

得失自在彼,屈伸将无同。

默思塞翁旨,固穷有馀通。

逃富岂情欤,执鞭未可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