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不成寐

夜中不成寐,披衣步前庭。

荣荣无尘杂,四面敞且平。

俯听众窍静,仰视疏星明。

眇然寓其间,一粟浮大瀛。

滔滔汇众浊,涓流若为清。

矧今六八年,华发日夜生。

平生信古学,及此将何成。

妄动多险阻,深居来讥评。

和同岂不愿,矫揉非其情。

世眼自丑好,千载有重轻。

所志不可移,坐待邻鸡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瑞的《夜中不成寐》描绘了深夜独自漫步庭院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感悟。

首句“夜中不成寐,披衣步前庭”,开篇即点出诗人难以入眠,披衣走出庭院,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深思的状态。接着,“荣荣无尘杂,四面敞且平”描绘了庭院的环境,一片宁静、干净,四周开阔平坦,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俯听众窍静,仰视疏星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诗人俯身倾听周围细微的声音,仰望明亮的星空,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平静与宽广。接下来,“眇然寓其间,一粟浮大瀛”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大海中的一粒微小的沙子,形象地表达了个人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感。

“滔滔汇众浊,涓流若为清”则对比了众多混浊的水流汇聚在一起时的浑浊,与涓涓细流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处境。接着,“矧今六八年,华发日夜生”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平生信古学,及此将何成”反思了自己一生致力于学习古人的智慧,却在当前的境遇下不知如何有所作为。随后,“妄动多险阻,深居来讥评”指出频繁行动往往伴随着困难与风险,而深居简出又容易遭受非议。

“和同岂不愿,矫揉非其情”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但又不得不面对社会压力的矛盾心情。“世眼自丑好,千载有重轻”揭示了世人对事物评价的主观性与变化性。“所志不可移,坐待邻鸡鸣”最后以坚定的意志收尾,即使外界评价如何,也要坚守自己的志向,等待新的一天到来。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与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有酒相与饮

有酒相与饮,无酒但啜茶。

人情贵真实,岂在崇浮夸。

高人赏我趣,谓悃愊无华。

世士乃不然,传食谤且誇。

更欲论施报,终身置齿牙。

乾糇或速愆,口体亦可嗟。

清风郭与茅,千古无以加。

去去欲语谁,挈瓶灌吾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六月三日赴周南翁之招时芳洲留梅山堂述行实仆与观焉临别以高山流水四字分韵约仲退同赋瑞得山字

人事恒有数,一聚百阻难。

朅来集斯堂,主客俱萧閒。

明公图不朽,盘礴笔墨间。

诹求逮耆耄,采录及蒯菅。

论述本至公,不待润与删。

居然是传信,可但起浇顽。

古今文章家,我粗窥一斑。

兹事未易言,千载有相关。

周旋得所愿,欣快忘幽孱。

炎尘屏四野,清风洗沈瘝。

佳兴殊未极,延缘念当还。

呼童夙严驾,东明映青山。

形式: 古风

辛丑九月十二与芳洲留宿雅山堂岁且周矣芳洲再往赋古诗十二韵奉寄壬寅九月十一日也

山林或尘土,城郭无市哗。

境胜固繇人,况是诗书家。

小斋贮虚明,景物亦可嘉。

怪石卧屃赑,修藤绾龙蛇。

清泉纤纤草,小树疏疏花。

主人古衣冠,宴坐胜纷华。

群从俨连璧,学子铿冲牙。

喜我味稍同,下榻煮秋茶。

道充韵更长,身退心自遐。

岂惟擅清致,当在勒与差。

别来入梦频,急景令人嗟。

寄诗写幽怀,勿与世俗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送余晋仲游庐山

登山信有道,游山诚好奇。

胸中无丘壑,历览将何为。

庐君倚天立,秀甲东南垂。

非有千里遥,汇泽同津涯。

平生几入梦,未往神先驰。

玄烟锁青牛,鹿场草离离。

竹林隐云表,真汉不可窥。

子行勿浪漫,寻访宜舒迟。

灵扃凭谁启,绝学从谁师。

老我世味淡,爱山心不移。

床头赤藤杖,时作龙吟悲。

为我谢庐君,行当赴幽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