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载孤山处士星,只将閒逸了平生。
一联好句香犹在,几世闻孙声最清。
泮水工夫施教雨,梅花标格待和羹。
不知野叟何缘分,邂逅城闉幸识荆。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赋林路教》,创作于宋末元初。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逸情怀和教育理想的七言绝句。
"千载孤山处士星,只将閒逸了平生。"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选择远离尘世,在深山中过着清贫自在的生活,通过“星”来比喻自己的隐逸地位,表明他宁愿像恒星一样孤独但坚守本心。
"一联好句香犹在,几世闻孙声最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教育理念的赞美和传承。“一联”指的是《易经》中的一句吉语,“好句”则是指那些流传后世、令人称道的佳言美语。这里,诗人通过“香犹在”来形容这些美好的教诲依然留存,而“几世闻孙声最清”则表明他对先贤教育之声的推崇和追求。
"泮水工夫施教雨,梅花标格待和羹。" 这两句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自己的教学理念。“泮水工夫”是指像泮水那样宽广深邃的教育功夫,“施教雨”则形容诗人希望像春雨一样普泽众生,给予滋润。接着“梅花标格待和羹”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学生在严谨的学问规范下,如梅花般坚韧不拔,最终能够品尝到知识的甘美。
"不知野叟何缘分,邂逅城闉幸识荆。"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感慨和自嘲。他不知道自己与世隔绝、隐居山林的原因是什么,只是偶然间在城门附近(“城闉”)遇见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人,这里用“荆”来形容这些人或许也是些不为世俗所知的隐逸之士。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重视和追求,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淡然与超脱。他的生活理想是宁愿选择隐逸,以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和纯粹。
不详
蜀地名花迥出奇,玉环卯醉未醒时。
只开春暖二三月,偶冒冬寒四五枝。
晓带清霜浓傅粉,晚迎红日淡匀脂。
惜渠未敢轻攀折,子美如何少得诗。
草木根荄暖未回,□□□□□□□。
□□□□□□□,老干槎牙一半摧。
水急可曾流影去,雪深还不碍香来。
赤松孤竹真渠友,万紫千红总皂台。
过了清明又一旬,不闻杜宇免伤情。
算渠会得羁人意,应向山林僻处鸣。
老屋荒寒亦自清,柴门虽设只长扃。
数行古隶閒居赋,半壁行书陋室铭。
□□□□□□□,研朱滴露勘黄庭。
此生与世虽无补,笔底青山到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