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日出入行”为题,由元代诗人林景英所作。诗中以太阳的运行轨迹为喻,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流逝。
“朝出扶桑来,暮入虞渊去。” 开篇即以“扶桑”和“虞渊”这两个神话中的地点,形象地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的旅程。扶桑象征着东方的起点,而虞渊则是西方的终点,太阳的这一循环往复,象征着生命的无尽流转。
“何不缓驰驱,百岁一朝暮。” 诗人接着提出疑问,为什么太阳不能放慢脚步,让一天的时间变得更长一些?这里暗含了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感慨,以及对长寿的向往。百岁一朝暮,意味着如果一天只有片刻,那么一百岁的寿命也只是短暂的一瞬,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切体会。
整首诗通过太阳的运行来隐喻人生的历程,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又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人借太阳的起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渴望延长生命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深沉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