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登澧阳楼》。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澧阳楼上远眺江湘之景,夕阳映照下的楚山横卧在远方,展现出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多病之身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年少轻狂岁月的追忆与反思。
首联“眇眇江湘万里平,夕阳明处楚山横”以辽阔的江面和远处横亘的山峦起笔,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静谧的氛围。夕阳的光辉洒在山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颔联“已知多病催生计,那为青春感客情”则转入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人意识到自己因病体而不得不面对生命的有限,同时又为青春易逝而感到伤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句充满了深沉的哲思。
颈联“牢落不如孤鹤羽,支离何慕古人名”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将自己比作孤独飞翔的鹤,表达了对自由和独立精神的向往,同时也对古代名人的追求表示了一种超脱的态度,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尾联“追怀年少区区意,还似西轩一梦惊”收束全诗,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种种想法和梦想,仿佛是在梦中突然惊醒,意识到那些曾经的追求和幻想如今已成泡影。这一句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