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逐人来.中秋前一夕偕黄孝侯太史同年钰步月

长空云净,六街人静。扶残醉、良宵共趁。

碧虚缥缈,天远清光近。匝地琼瑶双影。

秋思谁家,四面红墙掩映。偏今夕、金吾犹禁。

玉楼深锁,不放仙郎进。铁笛一声酒醒。

形式: 词牌: 明月逐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前夜的宁静与祥和氛围。"长空云净,六街人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夜晚的清寂,天空如洗,街道上空无一人,显得格外静谧。"扶残醉、良宵共趁",诗人与友人黄孝侯、太史同年钰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尽管略有醉意,仍不愿错过这良辰美景。

"碧虚缥缈,天远清光近",诗人抬头仰望,月光如水,仿佛离人间更近,宇宙的广阔与月色的皎洁相互映衬。"匝地琼瑶双影",形容月光洒满大地,如同洁白的玉石铺满地面,景象如梦似幻。

"秋思谁家,四面红墙掩映",月光下,四周的红墙增添了诗意,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然而,"偏今夕、金吾犹禁",令人意外的是,中秋之夜仍有禁令,使得诗人和朋友们不能随意游赏。

"玉楼深锁,不放仙郎进",进一步揭示了禁令背后的神秘,暗示着月宫般的仙境被封锁,不能轻易接近。最后以"铁笛一声酒醒"收尾,借酒醒后的笛声,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尽情享受月夜的遗憾,也寓含了对自由无拘的向往。

整体来看,薛时雨的这首《明月逐人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前夕月夜的画卷,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与遗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229)

薛时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

  • 字:慰农
  • 籍贯:安徽全椒
  • 生卒年:1818-1885

相关古诗词

月华清.中秋对月感怀

冷袭吟魂,清围诗境,碧霄尘净如洗。

万户笙歌,只我凄凉独自。

倚法曲、仙侣虚邀,赓水调、妙才难拟。遥睇。

怅高寒宫阙,云中天际。往事蹉跎犹记。

算半住风檐,半消客邸。月色年年,看向故园能几。

况者番、春梦新牵,更不许秋怀高寄。徙倚。

渐更阑漏寂,斗杓斜指。

形式: 词牌: 月华清

踏莎行.馀杭道中

苦竹沿溪,青莎贴水。斜阳黯黯遥山翠。

一声欸乃送轻舟,行人渐入芦花里。

打稻场连,剥棉天霁。桑麻而外无閒地。

村居风景旧关心,勾将一片乡思起。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柳梢青.秋柳

絮果难圆,杨枝易老,秋又今年。

少妇楼头,征人陌上,依旧缠绵。江南红板桥边。

记弱态、依依可怜。过眼繁华,惊心摇落,况更烽烟。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唐多令.夜泊绍兴闻笛

月影碎中流。推篷客思悠。是谁家、人倚高楼。

笛里从来增别恨,况永夕、拥孤舟。折柳起边愁。

梅花落素秋。一声声、跌宕夷犹。

曲罢更阑星在水,听隐约、答渔讴。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