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虽非故侯,通籍三十年。
孰不夷险半,而我终岁难。
念非跣弗视,不觉乘波澜。
馀生岂所期,我君信如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中的第三首。通过“我虽非故侯,通籍三十年”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虽然出身不高,但已有三十年的官宦生涯。接着,“孰不夷险半,而我终岁难”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不定,而诗人却始终难以摆脱困境。诗人以“念非跣弗视,不觉乘波澜”自述,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未曾放弃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仿佛随波逐流,却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敏锐洞察。最后,“馀生岂所期,我君信如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君主的敬畏之情,认为君主的恩泽如同上天一般不可预测和衡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风雨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权力与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感悟。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平生三四友,一一人中英。
况逢不世主,唾手可太平。
参差十年间,契阔而死生。
相见复何语,但有泪如倾。
死生固可嗟,一谪辄不返。
君恩非不深,奈尔道路远。
反初不忍歌,折臂信能遣。
已矣何足论,幸子真入眼。
念我宜州兄,见时论弟昆。
诗书固分路,翰墨俄同门。
人谁不归来,独沾死后恩。
万里一铭旌,犹能葬家原。
夕郎天下士,异同亲见之。
欲掩不可得,交口终何为。
百汰刚愈精,魑魅今尚疑。
浮云空去来,皎皎端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