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逐客无书入帝城,灵光今阙几公卿。
当时何敢书三宿,诸老谁招鲁两生。
双碧崔嵬容雪卧,一黄觳觫了春耕。
极知穷薄难为力,犹幸林间识太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寄范参政》。诗中充满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逐客无书入帝城" 一句,表达了诗人在京城里奔波,却没有机会向故人汇报近况,渴望得到消息与交流。
"灵光今阙几公卿",这里的“灵光”指的是皇宫,“今阙”则是对现在时局的感叹,“几公卿”则是在询问旧友的安好。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无奈。
"当时何敢书三宿",诗人在这里回忆起过去与朋友共同度过的夜晚,即使是短暂的三宿,也充满了珍贵的回忆。"诸老谁招鲁两生"则是在询问哪位长者能像古代的隐士一样,召唤那两位隐居在鲁国的高人。
接下来的"双碧崔嵬容雪卧,一黄觳觫了春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其中“双碧”指的是山峰,形容其清秀;“崔嵬”则是形容山石的粗犷不平;“一黄”则是指田地的颜色,春耕即是春天开始耕种。
最后两句"极知穷薄难为力,犹幸林间识太平"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能力有限、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以及在自然界中寻找到一份内心的平静。这里的“穷薄”指的是个人的贫困与才能不足,“犹幸”则是表示即便如此,仍能感到一丝庆幸,因为在大自然中,诗人感受到了“太平”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故友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个人能力限制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宋代词风中的一朵奇葩。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难得宜春便,经时不报书。
雨多花较损,雪尽草频锄。
灯火贫如故,山林拙未除。
有诗无话处,一向闭门居。
摇落山城暮,行人返照边。
乱蝉鸣古柳,独鹤下遥川。
秋事无多日,寒花又一年。
故应深夜雨,重忆对床眠。
有山无水山枯槁,有阁无书阁未清。
作计者谁三太息,美君于此四难并。
宰官身落秋城柝,处士星寒雪墅耕。
蚤晚樯竿插苍石,重拈秃笔与逢迎。
日日言归始得归,归欤好在旧牛衣。
青山未害欠诗屋,白鸟倘能看钓矶。
欲问古人今在否,不知吾道是耶非。
里中父老如相过,应叹艰难带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