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悽悽恻恻又微嚬,欲话羁愁忆故人。
薄酒旋醒寒彻夜,好花虚谢雨藏春。
萍蓬已恨为逋客,江岭那知见侍臣。
未必交情系贫富,柴门自古少车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愁与怀旧的情感。"悽悽恻恻又微嚬"四字,通过重叠的音节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对往事的回忆。"欲话羁愁忆故人"表明诗人渴望倾诉胸中的块垒与思念旧友的情怀。
接下来的"薄酒旋醒寒彻夜,好花虚谢雨藏春"两句,则通过对饮酒难醉、夜晚的寒冷,以及美丽之物易逝去的描写,深化了这种哀愁。诗人用"薄酒"来比喻自己情感上的不满足和寂寞,而"好花虚谢雨藏春"则是对时光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
"萍蓬已恨为逋客,江岭那知见侍臣"两句,诗人通过自己与水草相依、行走江岭的形象,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留恋和不甘现实境遇。这里的"逋客"暗指诗人的漂泊无定,"侍臣"则是对过去身份的怀念。
最后两句"未必交情系贫富,柴门自古少车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不以物质为基础的理想,以及对世间冷清的感慨。"柴门"象征着隐逸的生活,而"少车尘"则是指门前少有来往之人,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动天金鼓逼神州,惜别无心学坠楼。
不得回眸辞傅粉,便须含泪对残秋。
折钗伴妾埋青冢,半镜随郎葬杜邮。
唯有此宵魂梦里,殷勤见觅凤池头。
萧条古木衔斜日,戚沥晴寒滞早梅。
愁处雪烟连野起,静时风竹过墙来。
故人每忆心先见,新酒偷尝手自开。
景状入诗兼入画,言情不尽恨无才。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任道骄奢必败亡,且将繁盛悦嫔嫱。
几千奁镜成楼柱,六十间云号殿廊。
后主猎回初按乐,胡姬酒醒更新妆。
绮罗堆里春风畔,年少多情一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