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上陵经回龙观

初秋尝过此,冬半复重来。

景物经时别,年光转眼催。

閒庭聊驻马,胜地且衔杯。

观阁烟霄接,檐楹斗柄回。

琼枝晴带雪,井干昼闻雷。

鹤化多年去,龙游几日回。

桥山神御路,玄圃帝城隈。

翠柏寒逾劲,清泉冻复开。

卿云占象阙,阳管候葭灰。

煖色舆台喜,明禋薄劣陪。

褰幨舒远望,青嶂晚崔嵬。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冬季上陵途经回龙观时所见之景,以及对时间流转、自然变化与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联“初秋尝过此,冬半复重来”,以时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景色变化的感知,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颔联“景物经时别,年光转眼催”,通过景物的变化和时间的紧迫感,形象地描绘了岁月匆匆的现实,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颈联“閒庭聊驻马,胜地且衔杯”,在宁静的庭院中稍作停留,举杯畅饮,既是对美景的欣赏,也是对生活闲适状态的追求。

尾联“观阁烟霄接,檐楹斗柄回”描绘了高阁与天空相连的壮丽景象,以及斗柄指向的时间变化,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中间部分“琼枝晴带雪,井干昼闻雷”、“鹤化多年去,龙游几日回”、“桥山神御路,玄圃帝城隈”、“翠柏寒逾劲,清泉冻复开”、“卿云占象阙,阳管候葭灰”、“煖色舆台喜,明禋薄劣陪”则分别描绘了不同场景下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痕迹,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双重美的欣赏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自然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过严陵钓台

汉室中兴日,贤人愿仕时。

先生独不屈,此意竟谁窥。

文叔差增旧,君房亦素痴。

谋谟先已定,仁义此奚施。

即欲助为理,尤宜自得师。

诏书勤往访,谏议处仍卑。

志士宁相逼,高贤不受羁。

羊裘终隐去,鱼钓可忘饥。

炎祚嘘重焰,桐江系一丝。

云台俱泯没,严濑自清漪。

遗庙松株古,苍崖壁立危。

扁舟归老客,怅望读残碑。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同年惠从道宪副邀游西湖纪兴十三韵

十年怀夙约,及此泛西湖。

云敛雨方霁,秋深暑却徂。

跻攀缘宝塔,临眺尽舆图。

树色迷城邑,潮声振海隅。

累朝香火寺,前代帝王都。

画舫平临岸,青山近入厨。

波心静容与,水际转萦纡。

新庙虔妥岳,长堤尚姓苏。

精忠垂异典,遗爱系名区。

力战越称霸,偏安宋避胡。

江山耽富丽,士女竞欢娱。

吴会忧难据,中原望已孤。

车书今混一,南北此通途。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望终南山

行台临渭水,隐几对终南。

面势殊轩豁,晴光更蔚蓝。

凭高穷陇蜀,设险带崤函。

异产饶金石,明堂具槚楠。

韩诗尝竞态,边径独贻惭。

累代皇图改,明时圣泽覃。

霜华群物肃,秋气万峰含。

独往情何剧,端居意每贪。

烟尘凝远眺,岩谷阻幽探。

拟逐仙人住,还从石丈参。

山灵遥谢客,蕙径请回骖。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华山

五岳俱名镇,无如泰华雄。

昆崙分一脉,迤逦障关东。

峰势连西极,河流径北戎。

蜿蜒蟠厚地,兀突倚层穹。

日月从升降,乾坤并始终。

四时殊景象,一气混鸿濛。

秀结阴阳会,奇成造化功。

虚明凌雁宕,缥缈出崆峒。

青壁疑无路,瑶华别有宫。

云梯联断堑,铁锁下虚空。

玉井人谁到,云台兴未穷。

涧幽泉荡潏,径合草蒙茸。

野客怜衰白,尘踪厌软红。

顾瞻徒耿耿,伫结更匆匆。

名字曾先兆,精诚或暗通。

高崖愁削迹,孤翥欲凌风。

独往知何日,神游在梦中。

昌黎曾失路,京兆为开蒙。

意适聊须遣,诗成不待工。

登高仍有赋,深愧白岩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