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先寺别何邦镇

昔人读书处,瀑水香炉峰。

年往碑仍在,云深嶂若重。

长风吹落日,林壑上秋容。

何意都门旧,今遥此地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开先寺别何邦镇》描绘了一幅古朴而幽深的山寺读书图景。首句“昔人读书处”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瀑布声中,香炉峰显得更加静谧。次句“年往碑仍在”表达了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古老的石碑见证了时光的流逝。

“云深嶂若重”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神秘与深远,仿佛屏障般的山峦在云雾中显得更为厚重。接下来,“长风吹落日”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壮丽的日落景象,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最后一句“何意都门旧,今遥此地逢”,诗人感叹命运的安排,没想到在繁华都门之外,竟与故友在此地重逢,流露出淡淡的惊喜和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时间和友情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佛手岩岩近颠仙碑亭

山中云共宿,秋晚菊争开。

突兀悬岩出,苍茫拂雾来。

碑亭看再过,峰势抱千回。

谁结茅檐下,能堪碧涧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读书台在双剑峰下南唐李煜读书处也

后主尝是游,幽岩既为寺。

书台俯石门,綵阁兼山赐。

双剑削天端,千秋犹霸意。

苍茫谷口来,徙倚江南思。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观澜阁

天地见彭蠡,清浅杂烟浮。

忽讶城隅望,苍茫海上秋。

长风驱远水,落日走神虬。

骇浪时能似,银山碎十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郊行

步出无晨暮,薄田随所经。

虽非达者致,元是野人形。

晴雨滋寒水,凉飙起夕坰。

何知谢金紫,归意反吾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