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云南地区土官出行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首句“呜呜牛角满山陂”,以牛角声起笔,生动地展现了山间村落中土官出行时的热闹景象,牛角声在山谷间回荡,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接着,“腰下横刀弩箭随”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土官的武装出行,腰间佩戴着长刀,身边还携带着弩箭,既体现了土官的威严与勇猛,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与动荡。
“杂部椎头皆束帛,皂绫缠额长官司”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土官出行时的仪仗队列。杂部椎头指的是不同部落的成员,他们身着束帛,头戴皂绫缠裹的头饰,整齐划一地跟随土官出行,既体现了部落间的团结与和谐,也彰显了土官的权威与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明代云南地区土官出行的壮观场面,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族特色,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一历史场景的独特观察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