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呈馀干郭主簿子敬

谓吾多可失之杂,与人连甍或莫识。

谓吾寡合失之孤,与人倾盖或莫逆。

南来岂是无过从,一见如故髯簿公。

文章未始要著语,造化莫能与争工。

半生蓬首黄卷里,不如略款习凿齿。

须臾已幸复期年,咫尺犹思况千里。

羊城虎城任仃伶,梅岭不遮梦逢迎。

陇头明月向人色,户外清风敲竹声。

汉廷用少公垂老,在我者大官无小。

馀干县古簿书少,赤子被圣厮儿扰。

馀功始可到鱼鸟,了事犹痴仍不了。

笑人莫更为人笑,我住巴山木之杪。

急足往来数晡晓,贻诗勿惮相揉矫,吾人能有几同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题为《递呈馀干郭主簿子敬》。诗中,作者以自我反思和对友人的赞美交织,展现出对郭主簿的深厚友情。首句自谦地表达了自己可能因多才而显得杂乱,也可能因孤僻而不易被人理解。然而,他强调与郭主簿初次相见便如同旧识,显示出两人之间深厚的默契。

接下来,诗人赞美郭主簿的文章才华,认为其自然流畅,无人能及天地造化之工。他们一同在书籍中度过半生,感叹时光匆匆,却仍希望能有更多的交往。诗人表达了对郭主簿的思念,即使相隔千里,心犹向往。

诗中提到的“羊城”、“虎城”、“梅岭”等地名,暗示了地理距离,但友情不受阻隔。诗人以“陇头明月”和“户外清风”象征着他们的友谊,即使身在异地,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他还提到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愿效仿古人,为国效力。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在余干县任职时事务繁多,但仍希望能有更多时间与朋友交流,共享诗文。他以“巴山木之杪”自比,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鼓励朋友尽管相距遥远,仍要频繁通信,因为他们都是志趣相投的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郭熙画图四咏.冬云密雪

湖玉幻山浊界,羞将遮肉眼,清都赢得破天颜。

公收点墨轻丸玫,燠馆凉台侑诗酒。

肆观群有抱寒根,似我身心退闲后。

形式: 古风

饯司理李季牖

天下万溪山,天上万星宿。

摸索君胸中,往往无不有。

中原染腥膻,岁月亦云久。

匪伊丁未年,乃我旧阳九。

天运穷斯通,国数奇且偶。

吾皇岂不思,一扫虏之丑。

金瓯玉帐人,未问姓名某。

天家地理家,新代无老手。

君才挟两长,白发尚蓝绶。

高山有谁知,奇货难自售。

钟鼎颇灰心,斗升容糊口。

来参清海军,圜扉草长茂。

诸公类知音,列剡争上奏。

老骥时所须,那复留上厩。

上穹意难量,往岁机已漏。

星流烂亘长,地震危裂厚。

君尝步且占,忧盛夷衰候。

虏囚窜归巢,凶两迄戡首。

言之若神然,识者其信否。

庙堂二三公,宁不欲相叩。

时哉似难逢,往矣其勿逗。

道合一谈间,功成几年后。

乾坤日月新,郡县版图旧。

或遇坟而归,卷藏白云窦。

生前志未酬,身后传不朽。

传否两忘怀,更好李季牖。

形式: 古风

高德成访予义宁留久之告归赋两长韵(其一)

经史百家书挂眼,唐虞三代事蟠胸。

不孤父祖馀良贵,犹累妻儿一素封。

贤者大凡先锄铻,贵人强半晚遭逢。

况余先庆未曾报,天意初违后必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题双清亭

玻璃横眠苍玉立,不容朝市一尘入。

鱼泳鸟飞自荐扬,舟来车往谁收拾。

主人潇洒宅一区,子弟何师受何书。

马迁史里万古具,张说诗中四时俱。

诗编史帙一关目,姑掇馀清清冰肉。

床头拈出周易读,更悟太清清蜕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