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树

夏树始繁密,条缕方且柔。

左右覆吾庐,合如张碧油。

新蝉噪晴午,馀响藏深幽。

轩窗转炎日,清影为我留。

蚊蚋亦取庇,闹若春雨稠。

拂挥不停手,咀嚼胡尔雠。

何当薰风来,一与扫荡收。

吾将就高荫,濯足临寒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夏天的树木开始变得茂密,枝条纤细而柔软。
它们左右环绕着我的小屋,如同张开了一顶碧绿的伞盖。
新蝉在晴朗的午后鸣叫,余音回荡在深深的林间。
窗户和门扉被烈日照射,只有清冷的影子为我留下些许凉意。
蚊虫和小飞虫也来寻求庇护,热闹得像春天的雨水般密集。
我不断地挥动手驱赶它们,却无法消除这烦扰。
何时能吹来一阵清风,将这一切都一扫而空。
那时,我将去那大树下乘凉,让双脚浸入清凉的溪流中。

注释

夏树:夏天的树木。
繁密:茂盛。
条缕:枝条。
柔:柔软。
庐:房屋。
张碧油:张开绿色的伞。
新蝉:新生的蝉。
晴午:晴朗的午后。
馀响:余音。
深幽:深远。
轩窗:门窗。
炎日:烈日。
清影:清冷的影子。
为我留:为我留下。
蚊蚋:蚊虫和小飞虫。
庇:庇护。
闹若:热闹得像。
春雨稠:春天的雨水般密集。
拂挥:挥动。
胡尔雠:为何如此多。
薰风:和风。
扫荡收:一扫而空。
高荫:大树下的阴凉处。
濯足:洗脚。
寒流:清凉的溪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之中。开篇“夏树始繁密,条缕方且柔”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夏日树木茂盛、枝叶细长且柔软的情景。

紧接着,“左右覆吾庐,合如张碧油”一句,则是将这种生机勃勃的树木与人的生活空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居所。这里的“庐”指的是简易的茅屋或竹篱,而“合如张碧油”则形容树荫覆盖得像撑开的碧绿色丝织品一样密不透风。

接下来的“新蝉噪晴午,馀响藏深幽”一句,通过对蝉鸣声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夏日特有的生动感觉。蝉鸣在古诗中常用来烘托出一种悠闲、宁静的情境,这里则是将其与“晴午”相结合,使得整体氛围更加深远和安详。

“轩窗转炎日,清影为我留”一句,则是通过对光线变化的观察,将室内外的温差和光影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轩窗(窗棂)在这里起到了一种框定光影的作用,使得诗人能够在炎热之中感受到一丝清凉。

“蚊蚋亦取庇,闹若春雨稠”一句,则是将微小生命蚊蚋的活动与春雨相提并论,进一步强化了夏日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这里的“闹”字也暗示了一种忙碌而不失温馨的情感。

“拂挥不停手,咀嚼胡尔雠”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夏日中的一个小动作——用扇子来驱散蚊蚋,同时又有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这里的“胡尔雠”指的是轻微的声音,或许是扇子的声音,也可能是蚊蚋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最后,“何当薰风来,一与扫荡收”一句,是诗人对于未来凉爽风景的一种期待和向往。这里的“薰风”通常指的是秋风,它能够带走夏日的炎热,使得万物得到清凉和净化。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夏日中寻找宁静与舒适生活状态的心境。同时,这种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他们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体悟。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峰铁峡

东风吹空力何短,三月陇山全未暖。

文法奸酋引骑兵,飞随银鹘弓刀满。

霜矛雪甲寒如水,候卒何由知首尾。

君不见峰铁峡头云色死,一过萧然五十里。

形式: 古风

徐太元

彼徐太元者,杭州之参军。

同僚曰张惠,犯赃抵深文。

徐哀其母老,诣狱辄自陈。

谓惠所受赃,太元本同分。

今傥独坐惠,此狱无乃冤。

均之不满法,惠遂减死论。

太元亦坐免,不调十馀年。

西台李侍郎,典选世所贤。

闻徐之所为,特以不次迁。

擢授郑司功,太元名始传。

后为申王师,德行人推先。

嗟哉后世人,恩义日不完。

初既同职事,言色殊相欢。

谄酒与佞食,旦夕同杯盘。

一有不得意,艰险立万端。

推之入网罗,又以毒箭攒。

昂然了自得,衒露其术全。

此等虽曰人,犬彘曾岂然。

眼见与耳闻,天下何可言。

我今作此诗,中有二义存。

欲使在位者,此风幸相敦。

勿令有识人,命尔为蝎蚖。

又欲彼正士,为国掌三铨。

须察此恶子,废斥入冗员。

自然此浮薄,不长其奸根。

览者请味之,勿罪其言烦。

形式: 古风

晋铭

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

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

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

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

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

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

始皇峄山碑,骨骼何竛竮。

我恐鬼哭时,正为此物灵。

安得不死神,提去询大庭。

为我译其辞,读之骇群听。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晓入东谷

振缨效王官,释耒去乡县。

十年始还此,景物觉尽变。

东谷素所爱,乍到若创见。

烟云引晨策,数里入葱茜。

明霞照溪口,花草露初泫。

长松盘高岗,竦竦擢秀干。

垂阴杂群木,上欲接霄汉。

柔萝互钩锁,揽地走荒蔓。

修篁揭其间,万个挺若箭。

登临怆旧历,眺听悦新玩。

读书破茅庐,径彴已漂断。

唯馀舍南水,尚吐石窦溅。

潺潺落危壑,衮衮引飞练。

临流濯尘襟,照影实觌面。

功名竟何所,旅迹转孤贱。

引手谢猿鹤,深惭尔惊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