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四首(其三)

檐溜停清泻,林声息怒号。

水浮秋色远,山带夕阳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屋檐上的雨水停止了清澈地滴落,树林中的声音也平息了愤怒的呼啸。
水面漂浮着秋天的色彩,远方的景色显得更加深远,而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高峻。

注释

檐溜:屋檐上的雨水滴落。
清泻:清澈地流淌。
林声:树林的声音。
息怒号:平息愤怒的呼啸。
水浮:水面漂浮。
秋色:秋天的景色。
远:远方。
山带:山峦映衬。
夕阳:傍晚的太阳。
高:高耸。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在秋季的宁静与壮丽。

"檐溜停清泻"中的“檐溜”指屋檐上的滴水,这里的“停清泻”形容雨水停止后,檐上剩余的水珠一滴一滴地落下,声音清脆而有节奏,给人以宁静之感。

"林声息怒号"则描绘了秋风过林,树叶间发出的声音。秋天的林声与春夏不同,没有繁茂时的生机勃勃,也没有初冬的萧瑟,而是有一种平和、稳重,如同大自然的一曲乐章,将怒气平息。

"水浮秋色远"中,“水浮”指的是水面上映照着天空的颜色,尤其是在秋季,由于秋高气爽,天空特别晴朗,而“秋色远”则表达了水边或水中的景致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和深远。

"山带夕阳高"更是将秋天的壮丽展示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山带”意指山峦如同腰间束带,紧扣着那逐渐升高的晚霞。而“夕阳高”则强调了夕阳在山巅投射出的光辉,以及那种随着太阳下沉而愈发显得高远的情景。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微之处的捕捉,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壮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杂题四首(其二)

残霞销暝色,新月长圆辉。

黄落树滋本,夜眠人息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杂题四首(其一)

积雨生秋意,浮阴放晚晴。

钟声寒野迥,桥影小溪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其四)

闻道清湖别有春,花边玉笋想长身。

怪来几日诗筒少,尽写瑰奇赋洛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其三)

偶随流水到僧家,身世浑如焦谷芽。

午梦不知缘底破,篆烟烧遍一盘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