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午门观灯应制(其二)

白玉仙京上帝家,六龙遥驾五云车。

巨鳌此夕移三岛,火树迎春吐万花。

水咽宫壶留夜色,欢腾黎庶乐年华。

承恩尽醉归来晚,一派钧天隔彩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陈宗的《赐午门观灯应制(其二)》描绘了一幅皇家盛事的景象。首句“白玉仙京上帝家”以华丽的比喻,将京城比作神仙居住的仙境,显示出皇家的尊贵和神秘。接下来的“六龙遥驾五云车”则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壮观场面,如同神龙驾驭祥云,显现出皇家威仪。

“巨鳌此夕移三岛”运用神话元素,暗示着皇家庆典的隆重和非凡,仿佛连海中的巨鳌也为之动容。而“火树迎春吐万花”则通过繁花似锦的灯火,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喜庆,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万象更新。

“水咽宫壶留夜色”描绘了宫廷夜晚的宁静,但又因灯火辉煌而显得生动,暗含着皇恩浩荡,百姓沉浸在欢乐之中。“欢腾黎庶乐年华”直接表达了皇帝赐福于民,百姓共享太平盛世的喜悦。

最后两句“承恩尽醉归来晚,一派钧天隔彩霞”,写观灯者在皇恩沐浴下尽欢而归,直至夜深,整个场景被笼罩在梦幻般的彩霞之中,既体现了皇家的宏大气象,也流露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人民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朝宫廷赐灯仪式的盛况,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百姓的幸福,富有诗意和历史感。

收录诗词(3)

陈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寒山寺寄道上人

归舟欲住更匆匆,晚色苍苍迫下舂。

两岸杏花寒食雨,数株杨柳酒旗风。

江边尚说寒山寺,城外犹听半夜钟。

溪水自流人自老,渔歌长伴月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题林盘所学民家藏温日观葡萄

张颠草书天下雄,醉笔往往惊群公。

温师作画亦若是,我知画与书法通。

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

世间画者谁最高,温师自有葡萄癖。

当时豪贵争邀迎,掉头辄走呼不应。

酒酣耳热清兴发,挥洒始觉通神灵。

东家雪练西家帛,布地待师师不惜。

芒鞋踏墨云海翻,满把骊珠轻一掷。

百年画意谁见之,破幅萧条今尚遗。

心垢都除入清净,不尔妙悟何能为。

忆我携书客淮右,大官都送葡萄酒。

寒香压露春瓮深,风味江南未曾有。

林君对此心忉忉,谓余亦种葡萄苗。

何当酿酒二千斛,愁来一饮三百瓢。

形式: 古风

题林周民山矾图

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赞家。

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

东风著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

一枝独立霜霰余,已觉江梅是同列。

惜哉此物知者稀,深林大谷多所遗。

牧竖樵童尔何苦,剪伐每同荆棘归。

林君本是鳌头客,高卧云间人莫识。

酒酣挥袖卷新图,一笑西山眼中碧。

形式: 古风

怀式古生

岩色幽栖地,泉溪十里村。

夕阳山在屋,秋水月当门。

委巷无车辙,贫家有瓦盆。

百年尘外意,寥阔共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