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心(其一)

长城血战窟曾腥,百二雄?不在扃。

安得将军奋猿臂,生擒老上捣龙庭。

丝纶远大承皇祖,爵禄分明点客星。

借问东南多竹箭,君王亲发为清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冬心(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对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将军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国家安定的渴望。

首句“长城血战窟曾腥”,以“腥”字形象地描绘了长城边疆的残酷战斗场景,暗示了历史上的烽火连天,血流成河。接着“百二雄关不在扃”,“扃”指关闭,这里暗含了对失去昔日雄关壮丽景象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边防力量减弱的忧虑。

“安得将军奋猿臂,生擒老上捣龙庭”,诗人想象着如果有一位英勇的将军,能够像猿猴般灵活勇猛,亲自深入敌境,擒获敌方首领,彻底击溃敌人,恢复国家的安宁。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国家安全的深深关切。

“丝纶远大承皇祖,爵禄分明点客星”,这两句通过比喻,赞美了先祖的智慧和远见,以及国家对于功臣的奖励制度,强调了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对功勋的肯定。

最后,“借问东南多竹箭,君王亲发为清宁”,诗人以“竹箭”象征国家的力量和坚韧,希望君王能亲自领导,如同竹箭一般锐利坚定,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宁。这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期待,希望他能以身作则,带领国家走向繁荣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对国家安定的渴望以及对君主的期待,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历史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心(其二)

山北山南应鹧鸪,舟来舟去似飞凫。

上林卢橘熟何晚,子夜梧桐歌有无。

青琐玉堂垂北极,翠翘金粉艳南都。

瞻天目共高帆上,夜半横过海鹤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冬心(其三)

尉佗城对素馨田,日日香风度画船。

十月梅花盈岛屿,二樵云气护神仙。

堪窥载籍兰台里,不惜酣歌锦瑟边。

报主实多梁阁老,风流游豫武宗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诏拟初唐应制

万里乘龙正御天,四方归马诏安边。

铙歌昔奏之回曲,镐燕新书卜雒年。

衮色旦披临玉帛,炉香风静肃貂蝉。

臣称圣寿沾三爵,还向明堂缀五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梁非馨归至行在因赠

一片南云对转蓬,五噫歌歇见梁鸿。

气凌燕筑高秋外,悲满秦淮细雨中。

廿载风流羞结客,几时天下罢从戎。

乡关信尔游踪近,桂树南山有小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