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拟初唐应制

万里乘龙正御天,四方归马诏安边。

铙歌昔奏之回曲,镐燕新书卜雒年。

衮色旦披临玉帛,炉香风静肃貂蝉。

臣称圣寿沾三爵,还向明堂缀五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宏大的帝王气象与盛世景象。开篇“万里乘龙正御天”,以“乘龙”象征帝王的威仪与超凡脱俗,展现出君主驾驭万里的辽阔境界和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四方归马诏安边”,则展现了四面八方的臣民归顺,国家边境安定的和谐局面。

接着,“铙歌昔奏之回曲,镐燕新书卜雒年”,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既赞美了先王的功绩,也预示着新的盛世即将来临。其中,“铙歌”代表了古代的乐章,暗示着音乐的和谐与盛世的来临;“镐燕”则是周武王在镐京宴请诸侯的历史事件,象征着国家的团结与繁荣;“卜雒年”则预示着在洛邑(洛阳)将会有新的纪元开始。

“衮色旦披临玉帛,炉香风静肃貂蝉”,进一步描绘了帝王的服饰庄严与仪式的庄重。衮服是古代帝王的礼服,玉帛代表着祭祀的神圣与尊贵;炉香与风静,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祥和的氛围,体现了帝王的威严与国家的稳定。

最后,“臣称圣寿沾三爵,还向明堂缀五篇”,表达了臣子对帝王长寿的祝福以及对帝王文治武功的颂扬。通过“三爵”这一古代礼仪中的饮酒环节,形象地表现了臣子对帝王的敬仰之情;“明堂”是中国古代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此处象征着帝王的文治;“缀五篇”则意味着臣子为帝王撰写颂歌,进一步彰显了帝王的丰功伟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帝王形象、国家安定、历史典故、礼仪仪式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帝王权威的尊重与臣子忠诚的表达。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非馨归至行在因赠

一片南云对转蓬,五噫歌歇见梁鸿。

气凌燕筑高秋外,悲满秦淮细雨中。

廿载风流羞结客,几时天下罢从戎。

乡关信尔游踪近,桂树南山有小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罗文止祠部

过君花县上君堂,杯引清泉汎稻香。

不学骅骝宁历块,同为葵藿好倾阳。

春坛巨丽来三品,宵鼓纤阿倚七襄。

近听军书颇恢廓,即推文气更飞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戏简艾千子侍御

花点朝衣憩郭西,轻风一引夏蝉嘶。

时名且任呼牛也,君姓犹烦问凤兮。

今日好为真御史,前筹何以慰蒸黎。

汉家边事廷臣重,耻对侏儒作滑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度虔州

虔州四达康庄路,数月艰难忍戍边。

日落黄云高野烧,尘飞青草乱江烟。

一身琐尾金门外,中夜回肠画戟前。

最忆士行修战具,九牛无恙岭南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