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叔沚次暮春韵呈知止秘校

一日复一日,山间已暮春。

人事有怵迫,景物无疏亲。

谁知一雨后,满目皆怀新。

风光欠管领,付与得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天又一天,山中已然是暮春时节。
人间世事纷扰紧迫,景物却始终如一,不亲近也不疏远。
谁知道一场雨后,眼前尽是焕然一新的景象。
美好的风光无人赏识,只能交付给有闲暇的人去欣赏。

注释

一日:每一天。
复一日:日复一日。
山间:山中。
已:已经。
暮春:春天的末期。
人事:人间的事情。
有:存在。
怵迫:紧张、紧迫。
景物:自然景色。
疏亲:亲近或疏远。
谁知:谁能想到。
一雨后:一场雨之后。
满目:满眼。
皆:都。
怀新:焕然一新。
风光:风景。
欠:缺乏。
管领:管理、欣赏。
付与:交给。
得閒人:有闲暇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暮春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抒情,表达了诗人特有的感慨与哲思。开篇“一日复一日,山间已暮春”两句,勾勒出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深切感受。紧接着,“人事有怵迫,景物无疏亲”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人间的繁忙与自然界的宁静和谐相处,这里的“怵迫”指的是人世间种种烦恼和压力,而“景物无疏亲”则是说自然万物各司其职,没有隔阂。

下片“谁知一雨后,满目皆怀新”两句,通过雨水的洗礼,描绘出春天万物更新的美丽画面。这里,“一雨后”指的是春雨过后的景象,而“满目皆怀新”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赏。

末尾两句“风光欠管领,付与得閒人”,则是一种哲理性的思考。诗人通过“风光”这一自然景象,感叹其美无需特别管理,而是自然而然地呈现给那些能够静心欣赏的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超脱与豁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间暮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处之。

收录诗词(86)

汪应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吕舍人二首(其二)

接物初无间,微言独得闻。

相期深造道,不为细论文。

自有高山仰,谁知半路分。

新阡疑可望,目断只愁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挽吕舍人二首(其一)

连蹇成遗老,才闻直禁林。

是非终不屈,进退了无心。

万事邯郸梦,千秋正始音。

心知公不朽,霣涕自难禁。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挽侍读龙图学士周公

四海声名久,中朝德齿优。

金华方入侍,琳馆遽归休。

全福人皆仰,孤风世莫留。

老成零落尽,不独为吾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参政王公

辙迹环吴蜀,艰难叹委频。

秉钧才数月,去国竟终身。

文武才猷远,经纶事业新。

襄阳耆旧传,宁复有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