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朝山半寺,谢朓故乡邻。
岭上非无主,秋诗复有人。
高禅星月近,野火虎狼驯。
旧许陪闲社,终应待此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山中寺庙图景。"南朝山半寺,谢朓故乡邻",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与谢朓这位南朝名士有着不解之缘。诗人通过这样的开头,不仅勾勒出一幅古色古香的画面,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
"岭上非无主,秋诗复有人",这里的“岭上”指的是山中的寺庙,"非无主"意味着那里有僧侣居住,而"秋诗复有人"则表明即便是在寂静的秋夜,也有人在吟咏诗词。这两句传递出一种生命力和文化的延续,即使是在偏远的山中,精神的火种依然在燃烧。
"高禅星月近,野火虎狼驯",这里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突显寺庙所处环境之奇妙。"高禅星月近"描绘出僧侣与自然界、宇宙高度契合的境界,而"野火虎狼驯"则展现了寺庙周围大自然的和谐共生,连野兽也失去了凶猛之性。
"旧许陪闲社,终应待此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旧许陪闲社"可能指的是过去与朋友们在寺庙中共同度过的悠闲时光,而"终应待此身"则是希望自己的肉身能够等到那一天,重温旧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
不详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下国多高趣,终年半是吟。
海涛通越分,部伍杂闽音。
晓郭云藏市,春山鸟护林。
东浮虽未遂,日日至中心。
从戎巫峡外,吟兴更应多。
郡响蛮江涨,山昏蜀雨过。
公筵饶越味,俗土尚巴歌。
中夜怀吴梦,知经滟滪波。
满县唯云水,何曾似近畿。
晓庭猿集惯,寒署吏衙稀。
冰色封深涧,樵声出紫微。
时闻迎隐者,依旧著山衣。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
路无人到迹,林有鹤遗毛。
物外趣都别,尘中心枉劳。
沿溪收堕果,坐石唤饥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