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其十)

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

轻吹乍摇兰烛,春光暗入花钿。

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

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翻译

黎明的月光渐渐照进窗户,我移动酒杯靠近美丽的宴席。
微风轻轻吹动兰花烛火,春光悄悄融入女子的花钿装饰。
在这宁静的夜晚,音乐和丝竹声尤其适宜,华美的衣物与青春共享美好时光。
我不会让这欢乐之夜持续到天明,怕会辜负了这如诗如画的风景。

注释

曙月:黎明的月亮。
移尊:移动酒杯。
芳筵:美丽的宴席。
兰烛:兰花形状的蜡烛。
花钿:古代女子额头上装饰的花形图案。
丝竹:指音乐和乐器。
绮罗:华丽的丝织物,代指华服。
韶年:美好的青春年华。
通宵:整夜。
辜负:错过,辜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的画面。开篇“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两句,写出了月光悄然临近,人们围坐于香草铺就的地毯旁,举杯畅饮的情景。“轻吹乍摇兰烛,春光暗入花钿”接着描绘了微风轻拂,灯烛摇曳,以及春夜的光辉透过花钿(一种精致的窗棂)悄然进入室内。

诗人通过“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两句,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以丝竹之声为伴,更能体味到生活中的美好。最后,“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则是诗人对朋友们的邀请,不要让这美好的夜晚轻易流逝,要彻底享受这醉人的春夜。

全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情趣,恬淡宜人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唐代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操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耒水波纹细,湘江竹叶轻。

古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归家。

新妇矶头云半敛,女儿滩畔月初明。

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

征车随反照,候吏映白云。

形式:

赠白使君乐天

闻有馀霞千万首,何妨一句乞閒人。

形式: 押[真]韵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鹦林花塔启,凤辇顺时游。

重九昭皇庆,大千扬帝休。

耆阇妙法阐,王舍睿文流。

至德覃无极,小臣歌讵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古意

璇闺绣户斜光入,千金女儿倚门立。

横波美目虽往来,罗袂遥遥不相及。

闻道今年初避人,珊珊挂镜长随身。

愿得侍儿为道意,后堂罗帐一相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