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问君何所爱,庭户满西山。
夜夜仙人至,时时拾佩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问君何所爱,庭户满西山。” 开篇以疑问引入,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探索诗人的内心世界。满溢的庭户,映照着西山的美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夜夜仙人至,时时拾佩环。” 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神秘与美好。仙人夜夜来访,佩环声声可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场景超凡脱俗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夜晚访友、赏景的温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主人出家醅,千酌葡萄紫。
不问江南人,知是江南水。
落月频催酒,群星低送人。
句中杨柳色,不是五陵春。
望君白云边,逢君明月下。
明月岂银鞍,去住随君马。
自我遣明月,终夜照君屋。
婵娟未解情,只在阶前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