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浙江舟中作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翻译

钱塘潮潮涨潮落经过了多少年,何时能有个终结,消磨了多少行人旅客,抬头望去,但见长空淡淡,群鸟在远处飞去,不觉令人油然而生万古无穷的兴亡之感。
钱塘江入海口烟波渺渺,一想无际,只有几座青山点缀于浑茫的水际。若能乘坐一片木筏,飘浮到太阳东边的某个地方隐姓埋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那该有多好。

注释

虞(yú)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浙江:钱塘江。
断送:消磨。
海门:在钱塘江入海口。
望极:望尽。
何当:何时。
驾:乘。
桴:木筏。
浮:漂流。
日华:太阳的光华,词中指太阳。

鉴赏

这首元代赵孟頫的《虞美人·浙江舟中作》描绘了一幅江上行旅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的向往。开篇"潮生潮落何时了",以潮水的涨落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断送行人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光催人老去的无奈。

接下来的"消沉万古意无穷",通过"消沉"一词,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寥,而"万古意无穷"则暗示着历史长河中的情感绵延不绝。"尽在长空、淡淡鸟飞中",借淡然的飞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超脱,也寓言着希望在自然中寻得慰藉。

下片转向景色描写,"海门几点青山小",画面开阔,远处青山如点,渺渺烟波中更显其遥远。诗人借此表达对未知远方的憧憬,"何当驾我以长风",期盼能借助强劲的东风,乘船直抵"日华东",即东方的希望之地。

整首词以景抒情,通过潮水、飞鸟、青山和长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思绪流转,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又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飘逸情怀。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侬是江南游冶子,乌帽青鞋,行乐东风里。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兰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万顷湖光歌扇底,一声吹下相思泪。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秦楼月

箫声苦。箫声吹断夷山雨。夷山雨。

人空不见,吹台歌舞。危楼目极伤平楚。

断霞落日怀千古。怀千古。一杯还酹,信陵坟土。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调歌头.昔拟栩仙人王云鹤赠予诗云寄与閒閒傲浪仙枉随诗酒堕凡缘黄尘遮断来时路不到蓬山五百年其后玉龟山人云子前身赤城子也予因以诗寄之云玉龟山下古仙真许我天台一化身拟折玉莲骑白鹤他年沧海看扬尘吾友赵礼部庭说丹阳子谓予再世苏子美也赤城子则吾岂敢若子美则庶几焉尚愧辞翰微不及耳因作此以寄意焉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

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嗔。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閒閒居士,好为濯冠巾。

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青杏儿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形式: 词牌: 摊破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