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家为政别,清苦日闻新。
乱后无荒地,归来尽远人。
宽容民赋税,憔悴吏精神。
何必河阳县,空传桃李春。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朋友在政界的别离所感,表达了对清廉政治的渴望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首句“诗家为政别,清苦日闻新”显示诗人与友人的分离是因为后者从政,而这种清廉的政治态度每天都能听闻新的进展。
接着,“乱后无荒地,归来尽远人”暗示了一种战争或动荡之后的景象,没有废弃的土地,每个归来的都是来自远方的人。这里可能隐含着对和平与安定的向往,以及对流离失所之民众的同情。
“宽容民赋税,憔悴吏精神”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宽厚征税、不加重民负担的理念,同时也表露了官吏在执行这些政策时所承受的心灵压力。"憔悴"一词用来形容这种精神状态,既有着急又带有一丝哀伤。
最后,“何必河阳县,空传桃李春”中诗人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在河阳县这样的地方寻找成就,结果只是徒留下一些象征着英才辈出的“桃李春”的传说。这不仅是对功名场上的无常有感,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功业与世间名利之间的矛盾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功名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深邃的情感。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愤愤呕谗书,无人诵子虚。
伤心天祐末,搔首懿宗初。
海树青丛短,湖山翠点疏。
秋涛看足否,罗刹石边居。
半年离别梦,来往即湖边。
两幅关山雪,寻常在眼前。
项容藏古翠,张藻卷寒烟。
蓝淀图花鸟,时人不惜钱。
久闻为客过苍梧,休说携家归镜湖。
山水颠狂应尽在,鬓毛凋落免贫无。
和僧抢入云中峭,带鹤驱成涧底孤。
春醉醒来有馀兴,因人乞与武陵图。
旧制新题削复刊,工夫过甚琢琅玕。
药中求见黄芽易,诗里思闻白雪难。
扣寂颇同心在定,凿空何止发冲冠。
夜来月苦怀高论,数树霜边独傍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