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扬州栖灵寺塔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

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

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

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

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

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北塔高耸入空,气势雄伟压过川泽。
亭亭玉立在楚天之外,千里景色尽收眼底,无丝毫阻隔。
遥望对面的黄金台,光芒闪烁互相映照。
螺旋阶梯直通天际,半山腰上似有夜魄栖息。
稍作攀登,世间沧桑尽在脚下,仿佛展翅翱翔于九霄之上。
我本是沧海之人,如今已升至青云之位。
雨后千座屋檐如洗,夕阳余晖洒满万家。
鸟儿越飞越高,却似乎离远方越来越近,天涯路遥。
江水汇入苍翠的天空,海角处显现出一抹微绿。
临近傍晚,期待着回归,又有谁能承受这持续的奔波劳顿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通过对北塔、黄金台等地理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登临高处所见到的壮丽景色和超脱世俗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北塔凌空虚”、“亭亭楚云外”、“盘梯接元气”等,均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自由和远行的向往,如“若骋排霄翮”、“已为青云客”等句,表明诗人追求精神上的解放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世外的哲理,如“向是沧洲人”、“谁堪复行役”,表现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超脱与轻视,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才华和个性,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

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

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

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

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形式: 排律

登吴古城歌

登古城兮思古人,感贤达兮同埃尘。

望平原兮寄远目,叹姑苏兮聚麋鹿。

黄池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

伍员杀身谁不冤,竟看墓树如所言。

越王尝胆安可敌,远取石田何所益。

一朝空谢会稽人,万古犹伤甬东客。

黍离离兮城坡坨,牛羊践兮牧竖歌。

野无人兮秋草绿,园为墟兮古木多。

白杨萧萧悲故柯,黄雀啾啾争晚禾。

荒阡断兮谁重过,孤舟逝兮愁若何。

天寒日暮江枫落,叶去辞风水自波。

形式: 古风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

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岐路剩沾襟。

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

落日征骖随去尘,含情挥手背城闉。

已恨良时空此别,不堪秋草更愁人。

形式: 古风

新安送陆澧归江阴

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

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

形式: 词牌: 秋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