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池浸空碧,鉴影复观心。
孺子去何在,此歌传至今。
一奁凉月白,万井市声沉。
坎止宁劳问,凭栏意独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城池浸空碧,鉴影复观心"表达了诗人对外在世界的淡漠,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探究。"孺子去何在,此歌传至今"则透露出一丝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情感,而那首歌却能穿越时空,留给后人思考。
接着,"一奁凉月白,万井市声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其中"一奁凉月白"可能是对月色的一种形容,表达了一种孤寂清冷之感,而"万井市声沉"则表现出城市中的喧嚣声逐渐平息,只剩下深沉的宁静。
最后,"坎止宁劳问,凭栏意独深"诗人似乎在询问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坎止"可能暗指停顿或暂时的安稳,而"宁劳问"则是对平和与忙碌之间状态的探寻;"凭栏意独深"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心中萌生出的独特而深沉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内省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和思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不详
屋头深锁屿头云,高下亭台景旋分。
荷气晓来迎露看,泉声雨后隔溪闻。
疏棂不碍松萝月,高柳时停鸥鹭群。
只恐此身闲未得,徵书催发暑如焚。
团团竹色绕郊居,勾引清风百亩馀。
忆昔敲门苏内翰,而今下马范中书。
凯还几度宴东峰,新构危亭接梵宫。
势入青冥横绝壁,路盘空曲压高松。
临流自笑功名薄,对酒忻逢景色重。
飘泊却惭归未得,日斜坐听暮云钟。
自从笔削三千首,复见风骚二百年。
佳句独为时辈许,幽光长伴客星悬。
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
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