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
尔虽用于人,我亦用于天。
在物固不同,于用岂殊然。
水下高田乾,尔能俯水取。
假人不尔用,尔受田责否。
吾身虽为龙,动亦天所主。
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二)龙谢水车》。诗中通过神龙与水车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天人合一、自然万物各有所用之意趣。
首句“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开篇便直接点出了主角神龙向水车致歉,并预示了即将展开的一番对话。接着的两句“尔虽用于人,我亦用于天”强调了各自所处的境遇与角色分工。
“在物固不同,于用岂殊然”则进一步阐述了万物有别、用途不一的哲理。下面的“水下高田乾,尔能俯水取”展示了水车利用自然之力以灌溉农田的情景,而“假人不尔用,尔受田责否”则是对水车作用于人类耕作的一种提问和反思。
最后两句“吾身虽为龙,动亦天所主。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表明了神龙作为自然之象征,其行动同样受到天道的支配,而自身则安于其本职,即降下滋润万物的甘霖。
通过这场对话,诗人展现了一个和谐共生的宇宙观,其中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价值与使命,并在自然界中各司其职。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一畦失之荒,尔力亦可耨。
天下方漫芜,尔功亦何有。
子斧谁尔为,黑白大分别。
朝伐一樗死,暮伐千樗蘖。
尔终不自谋,几日不缺折。
大樗吾犹伐,小樗何畏蘖。
吾缺犹俟磨,尔折将奈何。
天下方漫芜,顾我适有庸。
使其已除涤,我将何以功。
我岂大无效,自是用我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