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华观壁

林馆隐空青,鸟外三花夕。

药草半庭闲,烟萝数峰碧。

阴林绝行踪,旷古多灵迹。

独鹤天际还,寒流月中白。

偶与仙人期,尘心坐来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东华观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首句“林馆隐空青”写出了林馆隐藏在青翠的山色之中,给人以深远而清幽之感。接着,“鸟外三花夕”描绘了夕阳余晖下,鸟儿归巢,三朵花儿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醒目,增添了画面的动态和色彩。

“药草半庭闲”暗示了观内可能种植着药草,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气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闲适的氛围。“烟萝数峰碧”则通过缭绕的烟雾和碧绿的山峰,展现出自然的恬静与深远。

“阴林绝行踪”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僻静,几乎没有人迹。“旷古多灵迹”则暗含了此处富有历史的神秘传说和超凡的灵异之事,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独鹤天际还,寒流月中白”描绘了孤独的白鹤在天边翱翔,月光下的流水泛着银白,这样的画面既孤寂又祥和,仿佛诗人与仙人在此相遇,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华观的自然景色和超凡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暂时放下和对仙人世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越城闻笛

朝登清泠台,夜宿无诸郭。

羌笛何处来,梅花梦中落。

悲凉关月寒,凄断秋山薄。

不是别离人,闻尔亦萧索。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南山塔晚眺

层标际飞翠,落日悬孤嶂。

霜降群山残,天秋百泉响。

夕鸟澄远心,归云发遐想。

愿言谢尘埃,复此丘中赏。

形式: 古风

言怀

拂郁坐空宇,萧索鸿雁鸣。

凉霜袭飞幔,北斗当前楹。

抚剑中夜起,空歌感平生。

聊持一樽酒,独酌怀吾贞。

古来旷达者,岂愿身后名。

原陵久已没,此怀为谁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山斋遣怀

雨后山意闲,孤吟葛衣薄。

淑风散松香,幽景变林壑。

飞云淡而归,宿鸟欣有托。

谁欤大梦间,扰扰独先觉。

仲尼羁旅人,伯阳遁西漠。

大圣古且然,吾氓任萧索。

黄金尔何为,适此悔吝作。

服食不愿馀,晨炊饱藜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