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遣怀

雨后山意闲,孤吟葛衣薄。

淑风散松香,幽景变林壑。

飞云淡而归,宿鸟欣有托。

谁欤大梦间,扰扰独先觉。

仲尼羁旅人,伯阳遁西漠。

大圣古且然,吾氓任萧索。

黄金尔何为,适此悔吝作。

服食不愿馀,晨炊饱藜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山斋遣怀》描绘了雨后山间的宁静与闲适。首句“雨后山意闲”展现了雨后的山峦在湿润中显得更加悠然自得。接着,“孤吟葛衣薄”诗人以自我形象入诗,穿着葛衣独自吟咏,流露出孤独但心境清雅的感觉。

“淑风散松香,幽景变林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和煦的微风携带着松树的清香,使得原本深邃的山林景色更加宜人。随着白云飘散,“飞云淡而归”,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观察到“宿鸟欣有托”,寓意自己也渴望找到心灵的归宿。

“谁欤大梦间,扰扰独先觉”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清醒认识,意识到自己在他人沉睡之中已有所觉悟。接下来,诗人以孔子和老子为例,表明即使如大圣人也有困顿之时,暗示自己面对困境的坦然态度。“吾氓任萧索”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接纳和坚韧。

最后两句“黄金尔何为,适此悔吝作”质问黄金为何在此时带来烦恼,反映出诗人对物质追求的反思,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满足于粗茶淡饭(“服食不愿馀,晨炊饱藜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水墨山水

枫林翠微里,暝色川已澄。

岩芳晴冒雪,涧绿浅流冰。

仙赏澹舟处,猿声青葛藤。

永怀不可即,云月下清泠。

形式: 古风

秋谷飞云图

仙赏夙所慕,幽期行独寻。

清耀在巾舄,微闻丘中琴。

流水澹孤兴,归云闲远心。

从兹谢朝市,永极烟萝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何秀才(其一)

东海有佳士,被服美且都。

厉节抗时贵,法言惊世儒。

渊玄五经旨,纚纚若贯珠。

管葛为之摄,仪秦为之愚。

黄金作高台,可置七尺躯。

惜哉时不遇,落拓如凡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赠何秀才(其二)

凉飙革炎炽,孤云薄层阴。

油然起肤寸,倏尔为甘霖。

志士蕴经济,优游乐山林。

时来适所遇,泛若云无心。

斯情永在眷,此道将谁任。

世复贱荆璞,人犹贵黄金。

黔娄固穷者,千载无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