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风雨

满目萧萧云气流,芭蕉梧叶共飕飗。

松门尽日无来客,独与疏篁傲晚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满眼望去,云雾缭绕,如同流动的波涛。
芭蕉和梧桐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

注释

满目:满眼。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曳的声音。
云气流:云雾像水流一样飘动。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宽大。
飕飗: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松门:松树环绕的大门,可能指寺庙或隐居之处。
尽日:整天。
无来客:没有来访的人。
疏篁:稀疏的竹林。
傲晚秋:独自傲立在秋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独的氛围。首句“满目萧萧云气流”通过对云气流动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天边阴霾、气氛沉重的感觉,为即将到来的风雨埋下伏笔。

紧接着,“芭蕉梧叶共飕飗”,诗人细腻地捕捉了秋风中芭蕉与梧桐叶片飘动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阵阵萧瑟之声。

第三句“松门尽日无来客”,则是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一种表达。松门常被用以象征宁静与隐逸,通过“尽日无来客”表明了一个深秋的下午,连一位访客都未曾到来,凸显出诗人的寂寞与孤独。

最后,“独与疏篁傲晚秋”,诗人在这里把自己置身于疏落的竹林之中,与自然为伴,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深秋时光。疏篁,即稀疏的竹丛,既是景物也是情感的寄托。“傲晚秋”则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高洁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萧瑟秋风、飘动叶片声、孤独生活和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深秋景象的深切感受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登石门山山侧有观基在荒筠中不可到山相对即新安县也今谓之新安平二首(其二)

石门山对新安县,基址平来蔓草秋。

千尺微江清见底,悲鸣还向县前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晚望西崖

西崖佳树绿层层,日落山烟满树生。

萧然倚杖疏篱外,遥听幽泉断续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晚晴

前山收苦雾,宿鸟有新声。

万里南天客,三冬此日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晚晴

繁香苦爱飘岐路,风雨何须送晚春。

坐久绮霞明落照,屏雷亦解慰游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