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曲.以介父三诗度曲(其一)

汉宫中侍女,娇额半涂黄。

盈盈粉色凌时,寒玉体、先透薄妆。

好借月魂来,娉婷画烛旁。

惟恐随、阳春好梦去,所思飞扬。

宜向风亭把盏,酬孤艳,醉永夕何妨。

雪径蕊、真凝密,降回舆、认暗香。

不为藉我作和羹,肯放结子花狂。

向上林,留此占年芳。

形式: 押[阳]韵

翻译

在汉宫中的侍女,额头娇嫩涂着黄色的妆饰。
她脸颊泛着淡淡的粉色,如同寒玉般清冷,妆容轻薄而精致。
她希望能借月光的幽雅,陪伴在点燃的蜡烛旁翩翩起舞。
唯恐随着温暖的春梦消逝,心中的思念随之飘散。
适宜在风亭举杯,为她的孤独美丽而醉,直至深夜又何妨。
雪径上的花朵,仿佛凝聚了香气,她在暗夜中辨识着花香。
她不愿仅作为我的伴侣,更愿像结子花般自由绽放。
她要在上林留下痕迹,独占一年的芬芳。

注释

侍女:宫中的女子,可能是宫女。
娇额:形容女子额头娇嫩。
黄:古代女子的一种妆饰颜色。
盈盈: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寒玉:比喻女子肌肤清冷如玉。
阳春:温暖的春天。
和羹:比喻和谐的生活或美满的婚姻。
结子花:可能指某种开花植物,象征女子的独立和自我追求。
年芳:一年的美景,也可指女子的青春美貌。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文学家刘几的作品,名为《梅花曲》。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写的是宫中侍女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爱情的向往。

"汉宫中侍女,娇额半涂黄。盈盈粉色凌时,寒玉体、先透薄妆。" 这几句描绘了侍女的容貌之美,她们在早晨轻抹淡妆,肌肤如同寒玉一般洁白。

"好借月魂来,娉婷画烛旁。惟恐随、阳春好梦去,所思飞扬。" 这里通过侍女对月光的向往和美好的时光不愿离去的情感,表达了她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

"宜向风亭把盏,酬孤艳,醉永夕何妨。雪径蕊、真凝密,降回舆、认暗香。" 这几句则描写了侍女在春夜中与所爱之人共饮美酒,享受那份惬意时光,不愿这美好的瞬间结束。

"不为藉我作和羹,肯放结子花狂。向上林,留此占年芳。" 最后几句表达了侍女的决心,即便是为了自己,也要尽情地享受爱情,就像春天里那些盛开的花朵一样。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宫中侍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渴望。词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在春夜中与所爱之人共度良辰的愿望。

收录诗词(6)

刘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八~一○八八)。仁宗朝进士(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四五)。通判邠州,知宁州。英宗时为秦凤总管。神宗时以秘书监致仕,隐居嵩山玉华峰下。哲宗元祐三年卒,年八十

  • 字:伯寿
  • 号:玉华庵主(《风月堂诗话》)
  •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相关古诗词

梅花曲(其二)

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

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

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

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天香。不须更御铅黄。

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

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

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形式:

梅花曲(其三)

浅浅池塘。深深庭院,复出短短垣墙。

年年为尔,若九真巡会、宝惜流芳。

向人自有,绵渺无言,深意深藏。

倾国倾城,天教与、抵死芳香。

袅须金色,轻危欲压,绰约冠中央。

蒂团红蜡,兰肌粉艳巧能妆。

婵娟一种风流,如雪如冰衣霓裳。

永日依倚,春风笑野棠。

形式: 押[阳]韵

咏郢州

百年宋玉石,三里莫愁乡。

地接荆门近,烟迷汉水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自陈诗

虽惭涔勺赴沧溟,仰诉丹衷不为名。

寅分星辰将降祸,兑方疆宇即交兵。

春秋大义惟观衅,王者雄师但有征。

救得燕民归旧主,免于戎肤自称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