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诗

溪上老屋溪树尖,我来经今十年淹。

上瓦或破或脱落,大缝小隙天可瞻。

朝光簸榻金琐碎,月色点灶珠圆纤。

春雨如麻不断绝,尔来正应花泡占。

始知瓦舍但名耳,转让邻茅坚覆苫。

溜如海眼泻通窦,滴似铜壶催晓签。

入室出室踏灰路,戴笿戴盆穿水帘。

伊威登础避昏垫,湿鼠出窟摩须髯。

尘桉垢浊谢人洗,米釜羹汤行自添。

西间书室素完好,陈籍㞚几供便拈。

不虞一夕出意外,白蟫溺死埋缥缣。

咸阳一炬怨秦火,似此宁更将人嫌。

桑土绸缪悔不早,无术得将诸窍阉。

承以瓶盘桶罂缶,一器巧使二孔兼。

木皮竹萚亦有用,弥缝其阙通之檐。

补苴制漏固穷计,塞流挽倒吾何谦。

妻孥坐对莫类蹙,不荷天慈心更恬。

??齧齧任相责,高明鬼瞰真吾砭。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鉴赏

这首《屋漏诗》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描绘了屋漏的种种情景与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诗中首先描述了屋漏的景象,老屋上的瓦片破损脱落,阳光和月光从缝隙中透出,春雨绵绵不绝。接着,诗人通过“海眼”、“铜壶”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雨水从屋漏处倾泻而下的场景,以及雨水滴落如同催促着时间的“晓签”。在这样的环境下,室内地面被雨水浸湿,各种物品沾湿,灰尘和污垢难以清理,食物也需自行添加。然而,即便如此,诗人并未表现出沮丧或抱怨,反而在书室中继续阅读与写作,尽管遭遇了一次意外——书籍因潮湿而损坏。

诗人通过“咸阳一炬怨秦火”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遗憾。他反思自己未能及早采取措施修补房屋,导致问题日益严重,但并未因此而自责或气馁。相反,他巧妙地利用各种容器收集雨水,甚至利用木材和竹子的碎片修补漏洞,展现了他的智慧与适应能力。

最后,诗人以“妻孥坐对莫类蹙,不荷天慈心更恬”结束,表达了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因外界的不利条件而焦虑。同时,“??齧齧任相责,高明鬼瞰真吾砭”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自我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屋漏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乐观与智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具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游黔灵山憩云栖亭

去郭亦不远,及麓方见之。

每上觉径穷,去涂生转时。

偶然入深处,却顾忘前巇。

几年辟初地,亭小幽可憩。

久坐绝声响,林影澹无际。

松风回夕阳,苍然两峰翠。

形式: 古风

饮圣泉上

历算有时差,洞渊穷九容。

天与设悬壶,一勺肇鸿濛。

盈虚应晷刻,浑盖相参通。

大哉造化楼,奇出无终穷。

我从万山来,襟带含松风。

独酌此泉上,兴酣呼白龙。

往来五色虾,荡漾青黛中。

神鱼掉尾出,闪映斜阳红。

欲濯双玉趺,乃恐摇鲛宫。

许赞不许究,邈然天地空。

形式: 古风

贵阳秋感二首(其一)

回首天南万箐开,童山旷壤有遗材。

橡蚕不自乌江渡,蒟酱仍从益部来。

在远游民便聚啸,安边长策重耕裁。

时平不假书生计,喟古凭今足费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贵阳秋感二首(其二)

无多形胜感兴亡,万里秋阴接点苍。

石火年华催老大,海天愁思易悲凉。

谈经旧扫阳明席,问字谁登叔重堂。

野色江光连鬓影,武乡祠外倚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