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吟

天人之际岂容针,至理何烦远去寻。

凶焰炽时焚更烈,恩波流处浸还深。

长征戍卒思归意,久旱苍生望雨心。

祸福转来如反掌,可能中夜不沉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天地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诗人以针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为喻,探讨了世间道理的微妙之处。他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间的伦理并非遥不可及,而是紧密相连。当社会动荡不安("凶焰炽时"),人们的苦难会更加深重,如同火势炽烈;然而,当恩泽普降("恩波流处"),百姓的福祉也会深深滋润。诗人关注士兵的思乡之情和百姓渴望甘霖的疾苦,暗示了在困厄之中,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期盼。最后,他以"祸福转来如反掌"表达世事无常,即使在深夜,人们也可能因思考这些道理而难以入眠。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邵雍对宇宙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天宫小阁倚栏

六尺残躯病复羸,况堪日日更添衰。

满怀可惜精明处,一语未能分付时。

沙里有金然索拣,石中韫玉奈何疑。

此情牢落西风暮,倚遍栏干人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天津闲步

天子旧神州,葱葱气象浮。

园林闲近水,殿阁远横秋。

浪雪暑犹在,桥虹晴不收。

人间无事日,此地好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天津幽居

予家洛城里,况复在天津。

日近先知晓,天低易得春。

时光优化国,景物厚幽人。

自可辞轩冕,闲中老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天道吟

天道不难知,人情未易窥。

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

隐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

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