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榕溪脉脉,鹿岭巉巉。龙象蹴踏,前三后三。
二人一见便归去,何待山堂更指南。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洵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禅意画面。"榕溪脉脉",形象地写出榕树下的溪流潺潺,流淌得轻柔而深沉;"鹿岭巉巉",则描绘了山岭峻峭,富有生机和野趣。"龙象蹴踏",运用象征手法,可能暗指修行者的内心力量强大,如同龙象般威猛,又在自然中和谐行动。
"前三后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动态感,仿佛龙象在山间穿梭,前后有序,暗示着修行者行径的规律与禅定。接下来的"二人一见便归去",表达的是两位修行者相见即心领神会,无需过多言语或仪式,直接领悟佛法真谛,达到心灵契合。
最后两句"何待山堂更指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直指人心、无需外在引导的禅修境界,表达了诗人对顿悟和自在修行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寓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出禅宗崇尚自然、直指人心的修行理念。
不详
不是玄妙奇特,亦非圣解凡情。
茂林芳草摧残尽,坐看春风吹又青。
岁月去人如箭急,一年祇有十五日。
雪砌禅人总不知,但见钵盂两度湿。
针劄不到处,放下死蛇头。
唱拍相应时,权尘俱脱尽。明眼汉,没窼臼。
百尺竿头放步行,大洋海里和身倒。
天下无二道,圣贤无两心。
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