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郎

白团扇。明月入君怀,清光满流盼。

霜雪散炎天,是侬歌始变。

合欢自一时,秋风欢不见。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以团扇为题,借物抒情,描绘了女子与团扇之间的故事。开篇“白团扇。明月入君怀”,以白团扇作为引子,引入明月之景,暗示女子与月光的关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氛围。接着“清光满流盼”,进一步渲染月光洒满四周的景象,仿佛女子的眼眸也如月光般明亮,充满了期待与柔情。

“霜雪散炎天,是侬歌始变”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炎夏的酷热与冬日的寒冷进行对比,暗示女子情感的变化,如同四季更迭,从热烈到冷静,从欢愉到忧伤。这里“侬歌始变”既指季节变化,也暗喻女子心境的转变。

“合欢自一时,秋风欢不见”则表达了短暂的欢愉之后,面对秋风的萧瑟,欢愉不再的主题。合欢虽美,但好景不长,秋风一来,欢愉便消失无踪。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爱情易逝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团扇这一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情感变迁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细腻丰富,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前溪歌(其一)

逍遥东武亭,下有独桑路。

欢但宿侬家,前溪不可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遇]韵

前溪歌(其二)

朝思出前溪,暮思出前溪。

溪流乱漫下,谁见倚门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前溪歌(其三)

女萝著长松,蔓与长松长。

虽非岁寒姿,愿得被风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前溪歌(其四)

黄葛生溪边,溪水东西流。

枝枝自缠绕,叶叶自绸缪。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