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歌(其一)

逍遥东武亭,下有独桑路。

欢但宿侬家,前溪不可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逍遥东武亭,下有独桑路",开篇即以“东武亭”和“独桑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逍遥"二字,既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也暗示了他在此地的悠然自得。

"欢但宿侬家,前溪不可度",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处的情景。"欢但宿侬家",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民风的赞赏,以及与之结下的深厚情谊。"前溪不可度"则可能寓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或是对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独特魅力的深刻感受,以及与当地人民之间真挚情感的交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前溪歌(其二)

朝思出前溪,暮思出前溪。

溪流乱漫下,谁见倚门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前溪歌(其三)

女萝著长松,蔓与长松长。

虽非岁寒姿,愿得被风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前溪歌(其四)

黄葛生溪边,溪水东西流。

枝枝自缠绕,叶叶自绸缪。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前溪歌(其五)

春容故易老,红粉岂常鲜。

郎归定何日,憔悴复谁怜。怜亦异当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