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秀民的《吴中柳枝词》系列中的第五首,以男女之情为题材,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寄托情感。首句“棠梨花开郎出门”,描绘了春天里男子离家出走,棠梨花盛开的场景,暗示了女子送别的忧伤与期盼。次句“宜男草生妾思君”则借宜男草寓意女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宜男草常被视作能为丈夫带来好运气的植物,这里却成了思念的象征。
后两句“如何宜男草上露,不湿棠梨花底云”,运用反问手法,表达了女子的疑惑:既然露水能打湿宜男草,为何不能润湿棠梨花下的云朵?这实际上是女子在埋怨上天,为什么不让自己的思念如露水般洒向远方的丈夫。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富有诗意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