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皎皎秋夜月,流光鉴薄帷。
忧思不能寐,况此蛩声悲。
揽衣起徘徊,四顾安所之?
故乡渺何许,身在天一涯。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杂兴三首(其一)》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诗人的孤独心境。"皎皎秋夜月,流光鉴薄帷",诗人以明亮的秋月和流动的月光映照着轻薄的帷帐,营造出清冷而寂静的夜晚氛围。"忧思不能寐,况此蛩声悲",诗人因内心的忧虑无法入眠,更被凄凉的蟋蟀声所触动,增添了愁绪。
"揽衣起徘徊,四顾安所之",诗人披衣起身,在室内徘徊,环顾四周却不知所措,表达了迷茫与彷徨。最后两句"故乡渺何许,身在天一涯"直抒胸臆,故乡遥远难寻,自己身处异乡,孤独无依,情感深沉而感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不详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秋风起兰皋,萧萧坠霜叶。
空庭坐无眠,清漏何时彻。
美人胡不来,慰我经年别。
相思复相思,中肠九回折。
黄鹄四海志,良马千里心。
丈夫誓努力,奚可终陆沉。
感此秋节至,砌下蟋蟀吟。
愁来不能写,且复皪吾琴。
萧萧戎马鸣,悠悠赴遐征。
洒涕别亲戚,前行有期程。
骨肉恩难断,负戈且吞声。
开边报明主,宁顾死与生。
我非将门子,生本良家儿。
少年事驰骋,射猎南山陲。
邦家有急难,诏书下丹墀。
跨马出门去,立身当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