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府

卜雒方迁鼎,封唐次剪圭。

国分河华北,星主实沈西。

攘狄威名重,垂昆敬德跻。

宠光延白屋,惠泽普黔黎。

别殿俄传燧,深宫早听鼙。

梯冲临玉壁,戈旝绕铜鞮。

井竭龙池水,梁空燕垒泥。

圃花游鹿采,山木化鹃啼。

国语春秋志,贤王暇日题。

定知慈俭理,得与禹汤齐。

玉叶衣冠尽,金刀姓字迷。

那堪梁苑草,春日更萋萋。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王府的历史变迁和兴衰,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开篇“卜雒方迁鼎,封唐次剪圭”以古代迁都和封国的典故起笔,暗示晋王府的建立背景,同时暗含着权力更迭的意味。接着,“国分河华北,星主实沈西”则通过地理方位和星象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晋王府在历史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攘狄威名重,垂昆敬德跻”两句,赞美了晋王府在抵御外敌、维护国家尊严方面的功绩,以及其对后世子孙的教诲和道德典范作用。接下来,“宠光延白屋,惠泽普黔黎”表达了晋王府对民众的恩惠和关怀,彰显了其仁政理念。

“别殿俄传燧,深宫早听鼙”描绘了晋王府内部的军事准备和警备状态,预示着随时准备应对内外挑战。而“梯冲临玉壁,戈旝绕铜鞮”则以具体的战争场景,展现了晋王府的英勇和战斗力。

“井竭龙池水,梁空燕垒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晋王府的衰败和没落。“圃花游鹿采,山木化鹃啼”则以动物和植物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和凄凉,暗示了晋王府的最终消亡。

最后,“国语春秋志,贤王暇日题”表达了对晋王府历史贡献的肯定,以及对其在《春秋》等史书中的记载。而“定知慈俭理,得与禹汤齐”则是对晋王府统治者仁慈节俭、治理有方的高度评价,将其与古代圣王禹和商汤相提并论,体现了对晋王府的崇高敬意。

“玉叶衣冠尽,金刀姓字迷”则以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晋王府的家族成员逐渐消失,身份和历史痕迹变得模糊,暗示了其最终的消逝。最后,“那堪梁苑草,春日更萋萋”以春天的草木茂盛反衬出晋王府的荒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晋王府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其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文化思考,是清代文人对历史与现实、兴衰与变迁的一种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赠傅处士山

为问明王梦,何时到傅岩。

临风吹短笛,斸雪荷长镵。

老去肱频折,愁深口自缄。

相逢江上客,有泪湿青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又詶傅处士次韵(其二)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鄤事

雒蜀交争党祸深,宵人依附半东林。

然犀久荷先皇烛,射隼能忘侠士心。

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鬓毛侵。

愁来忽遇同方友,相对支床共越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闻湖州

永嘉一蒙尘,中原遂翻覆。

名胡石勒诛,触眇苻生戮。

哀哉周汉人,离此干戈毒。

去去王子年,独向深岩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