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鄤事

雒蜀交争党祸深,宵人依附半东林。

然犀久荷先皇烛,射隼能忘侠士心。

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鬓毛侵。

愁来忽遇同方友,相对支床共越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鄤事》由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诗中描绘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与激烈,以及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联“雒蜀交争党祸深,宵人依附半东林”开篇即点明了政治斗争的背景,雒蜀两地的党派之争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纷争,而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则依附于东林党,形成了复杂的权力格局。

颔联“然犀久荷先皇烛,射隼能忘侠士心”进一步揭示了人物性格与立场。然犀者,比喻有识之士,他们长久地承受着先皇的信任与重托;射隼者,则象征着勇猛果断之人,即便在面对敌人时也能保持侠义之心,不为权势所动。

颈联“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鬓毛侵”通过典故,展现了人物的无奈与悲凉。梅福佯狂避世,改名换姓以求自保,子山(即王粲)则因政治动荡而四处流离,两鬓斑白,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在乱世中的孤独与苦楚。

尾联“愁来忽遇同方友,相对支床共越吟”表达了在困境中寻得志同道合之人的喜悦与慰藉。在愁苦之时,诗人遇到了理解自己处境的朋友,两人相对而坐,支起床榻,共同吟诵诗歌,以此寻求心灵的寄托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政治斗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在艰难困苦中寻找精神支撑与情感慰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闻湖州

永嘉一蒙尘,中原遂翻覆。

名胡石勒诛,触眇苻生戮。

哀哉周汉人,离此干戈毒。

去去王子年,独向深岩宿。

形式: 古风

李克用墓

唐纲既不振,国姓赐沙陀。

遂据晋阳宫,表里收山河。

朱温一篡弑,发愤横雕戈。

虽报上源雠,大义良不磨。

竟得扫京雒,九庙仍登歌。

伶官陨庄宗,爱婿亡从珂。

传祚颇不长,功名诚足多。

我来雁门郡,遗冢高嵯峨。

寺中设王像,绯袍熊皮靴。

旁有黄衣人,年少神磊砢。

想见三垂冈,百年泪滂沱。

敌人亦太息,如此孺子何。

千载赐姓人,流汗难重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詶李处士因笃

三晋阸河山,登览苦不畅。

我欲西之秦,潜身睨霸王。

一朝得李生,词坛出飞将。

撝呵斗极回,含吐黄河涨。

上论周汉初,规模迭开创。

以及文章家,流传各宗匠。

道术病分门,交游畏流宕。

朋党据国中,雌黄恣腾谤。

吾道贵大公,片言折邪妄。

论事如造车,欲决南辕向。

观人如列鼎,欲察神奸状。

稍存俞咈词,不害千喁唱。

君无曲学阿,我弗当仁让。

更读诗百篇,陡觉神采壮。

先我入深岩,嵚崟剖重嶂。

高披地络文,下挈竺乾藏。

大气橐山川,雄风被边障。

泚笔作长歌,临岐为余贶。

自哂同坎蛙,难佐北溟浪。

惟此区区怀,颇亦师直谅。

窃闻关西士,自昔多风尚。

豁达贯古今,然诺坚足仗。

如君复几人,可惬平生望。

东还再见君,床头倒春酿。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雨中送申公子涵光

十载相逢汾一曲,新诗历落鸣寒玉。

悬瓮山前百道泉,台骀祠下千章木。

登车冲雨马频嘶,似惜连钱锦障泥。

并州城外无行客,且共刘琨听夜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