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一)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餐去,簿吏复登堂。

形式: 古风

翻译

合浦没有明珠,龙洲缺少油橄榄。
足以明白大自然的力量,无法满足太守的需求。
越地的妇女还未开始纺织,吴地的蚕儿才刚刚蠕动。
县令骑着马而来,脸色凶狠,胡须如紫色的龙。
他怀里揣着一块木板,板上有几行文字。
若非太守发怒,怎能来到你的住所。
越地妇人向县令行礼,此时桑叶还小。
等到春天结束,纺车才会忙碌起来。
越地妇人能说会道,为小姑准备了黄粱饭。
县令吃完饭离去,文书官又回到厅堂。

注释

明珠:珍贵的珍珠。
木奴:油橄榄树。
造化力:大自然的力量。
使君:太守。
织作:纺织。
蠕蠕:蠕动的样子。
狞色:凶恶的脸色。
虬紫须:像龙一样卷曲的紫色胡须。
一方板:一块木板。
板上数行书:木板上的几行字。
怒:愤怒。
诣尔庐:来到你的家。
桑牙:桑叶的新芽。
小:还小。
春日晏:春天结束。
丝车:纺车。
通言语:能说会道。
小姑:年幼的姑子。
黄粱:小米做的饭。
踏餐去:吃完饭离去。
簿吏:文书官。
登堂:回到厅堂。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批评精神的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与讽刺。首先,"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两句设定了一种荒诞的情境,传递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

接着,"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人类力量关系的洞察,同时也隐含着对权势不问自然规律的行为的批评。"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则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状况的一种描绘。

下文中出现的"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一段,更显露了诗人对于官府权力及其与民间生活关系的反思。这里的"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可能是县官手持的公文,但这份公文所代表的权威和命令对普通百姓来说往往是不欢迎的。

随后,诗人写道:"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这里体现了民间对于官府的恐惧与顺从,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员权力滥用的讽刺意味。

最后两句"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表达了一种等待和希望,而"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县官踏餐去,簿吏复登堂"则是对一场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与冲突。

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精巧的构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见和批评精神。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感讽五首(其二)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躄躄。

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

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

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皇汉十二帝,唯帝称睿哲。

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

形式: 古风

感讽五首(其三)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形式: 古风

感讽五首(其四)

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

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

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国路。

晓思何譊譊,阛阓千人语。

形式: 古风

感讽五首(其五)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