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尚书歌

铁尚书,铁不如。

东昌城门朝大开,齐呼万岁声如雷。

燕王跃马及门限,霹雳飞空下悬板。

不断王头断马头,鼠窜猱惊箭满眼。

王怒发炮城摧崩,健儿争把蝥弧登。

炼石丸泥难作计,一纸公然出埤堄。

万夫辟易不敢前,大书太祖高皇帝。

黑夜斫营日坚守,能使英雄还北走。

呜呼神器天所与,一木只手能龃龉?

铮铮谁比铁尚书,呜呼尚书铁不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铁尚书歌》是清代汪楫创作的一首讽刺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铁尚书在面对燕王时的英勇表现,以及最终被一纸诏令击败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戏剧性,以“铁不如”为题眼,对比了铁的坚韧与人的智慧、权力之间的较量。

首句“铁尚书,铁不如”,直接点明主题,暗示铁虽坚不可摧,但在某些情况下,人的智慧和权力更为重要。接下来的描述,如“东昌城门朝大开,齐呼万岁声如雷”,渲染了场面的宏大和紧张气氛。燕王的出场,以及随后的“霹雳飞空下悬板”、“不断王头断马头”的描述,展现了铁尚书的英勇无畏。

然而,诗的转折出现在“一纸公然出埤堄”,这象征着权力和策略的胜利,而非单纯的武力。铁尚书面对的不仅是燕王的挑战,还有来自上层的决定,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诗中的“黑夜斫营日坚守,能使英雄还北走”描绘了铁尚书坚守阵地,但最终还是败退的场景,强调了个人力量在集体意志面前的局限。

最后,“呜呼神器天所与,一木只手能龃龉?”表达了对权力和命运的思考,暗示了即使是最强大的个体,在面对天命和集体意志时也可能显得无力。而“铮铮谁比铁尚书,呜呼尚书铁不如!”则在讽刺中蕴含了对铁尚书精神的肯定,同时也揭示了在特定情境下,权力和策略胜过单纯的勇气和力量。

整体而言,《铁尚书歌》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讽刺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智慧与勇气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

汪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考功公㦷见示夏峰老人书卷属题长歌

夏峰老人双眸空,论交只许刘考功。

长安只字不肯入,尺素突出开心胸。

上言日读数行书,衰老以此酬苍穹。

下言刘君世所望,不为韩富非英雄。

虚堂披对正六月,满天赤日来清风。

老笔生硬转妩媚,直欲处处藏其锋。

良马识途恶荆棘,苍鹰愿击愁樊笼。

江河日下事日变,世无鲁叟谁弥缝?

我闻刘君昔偕隐,携琴荷锸惊老农。

尽散家产别亲串,逝将食力深山中。

若使至今不一出,人间安用双赤松?

待汝他日济时了,把酒问汝将安从?

形式: 古风

赠别澹公

出世翻多事,生平竟若何?

批鳞真给谏,托钵是头陀。

老骥当风立,冥鸿踏雪过。

总无虚岁月,何用补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欢喜亭同玉明上人观云海

山与云俱没,凭高安所望?

人初入混沌,天不改青苍。

抚掌通樵路,飞棉变客装。

松风响何处,涧水下鄱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香炉峰

奇峰真拔地,一镂正当门。

天近无栖鸟,藤枯有挂猿。

白云浮暮霭,紫气隐朝暾。

铁屋何年构,风雷万古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