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其二)

释和书上巳经年,敌骑南来果犯边。

太息龟灵成底事,漫闻鸿宝得家传。

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

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岁月已逝,敌人的骑兵果然侵犯了边境。
叹息那龟壳的灵验究竟为何,听说珍贵的秘籍只是在家传中流传。
一生都喜爱踏过天山的白雪,晚年却忧虑看到瘴气弥漫的水边。
我生平追求务实,名誉并未因此消失,无需怀着遗憾沉入九泉之下。

注释

犯边:侵犯边境。
龟灵:指代神秘或预示吉凶的龟壳。
底事:究竟怎么回事。
鸿宝:珍贵的秘籍或宝物。
家传:家族世代相传的东西。
天山雪:象征纯洁或艰难的环境。
瘴浦烟:形容南方湿热地区充满瘴气的景象。
务实:注重实际,不做空想。
褒称:赞美的称号。
泯:消失。
凝恨:满怀怨恨。
重泉:九泉之下,指死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诗篇。开篇“释和书上巳经年,敌骑南来果犯边”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紧张的战事场景,"释和书"可能指的是军中的一种文书,而"巳经年"则表明时间的流转与战争的长期化。"敌骑南来"描绘了敌人的威胁,"果犯边"则是对这一事件的确认。

接着,“太息龟灵成底事,漫闻鸿宝得家传”中,“太息”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叹息,或许是对于战争带来的无奈与哀伤。"龟灵"常象征着长寿或智慧,而"成底事"则可能指某些事情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改变。"漫闻鸿宝得家传"中,“鸿宝”可能是一种珍贵的物品或者美好的名声,"得家传"则说明这一切都已成为家族中的传承。

第三句“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转而描绘了诗人的个性与晚年的感受。"平生喜踏天山雪"展现了诗人年轻时对冒险、探索自然的热爱,而"晚岁愁看瘴浦烟"则透露出他晚年对于边塞战事带来的忧虑和哀愁。

最后,“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中,"务实褒称"可能在强调某种对实际行动的赞扬或肯定,而"曾未泯"则表明这一切都尚未得到满足。"不须凝恨入重泉"是诗人对于过去的遗憾和情感上的放手,劝诫自己不要沉溺于过往的哀伤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豪迈与晚年的苍凉,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时代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其一)

气盖两峰蚤食牛,堂堂声誉冠诸刘。

直言不愧上方剑,妙句常轻万户侯。

仙药了无金鼎效,梦魂空绕玉关秋。

当时若假三千骑,岂但区区活泰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名新酿曰白鸥波以一尊送佑圣观刘高士

酒熟将何字,白鸥波正如。

一瓢谁合饮,高士观中居。

汗漫涵无象,鸿濛洽太初。

醒来松户晓,应念臭于帑。

形式: 五言律诗

回渡荷叶浦

宿雨惊眠变早凉,喜成风便放归航。

山云野树水墨暗,芦叶荷花文绣香。

藉枕冰藤醒倦思,打帘珠浪发清狂。

天围平浦方宜眼,便腹飞帆莫太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因过田倅坐间得姜尧章所赠诗卷以七字为报

京廛舆马竞扬埃,何碍骚人独往回。

我住水边奚自识,诗如云外寄将来。

一从风袖携归看,屡向松亭静展开。

应是冰清逢玉润,只因佳句不因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