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过田倅坐间得姜尧章所赠诗卷以七字为报

京廛舆马竞扬埃,何碍骚人独往回。

我住水边奚自识,诗如云外寄将来。

一从风袖携归看,屡向松亭静展开。

应是冰清逢玉润,只因佳句不因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京城车马尘土飞扬,诗人独自漫步有何妨。
我住在水边,何以相识,诗如白云飘渺,期待你寄来共享。
自从风袖中带回你的诗篇,常常在松亭静心展读。
想来是清冷的诗遇见了温润的美,全因佳句无需媒介相牵。

注释

京廛:京城。
舆马:车马。
竞扬埃:尘土飞扬。
何碍:有何妨碍。
骚人:诗人。
我住:我居住。
水边:河边。
奚自识:如何相识。
诗如云:诗如云朵。
寄将来:寄来分享。
风袖:衣袖中的风。
携归看:带回阅读。
松亭:松林小亭。
静展开:静静打开。
冰清:清冷如冰。
玉润:温润如玉。
佳句:优美诗句。
不因媒:无需媒介。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镈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隐居生活的情趣。首句“京廛舆马竞扬埃”描绘了一幅繁华都市中的景象,车马喧嚣,但诗人却选择了独自返回,这种情形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世俗喧哗的超然和不屑。

“何碍骚人独往回”中,“骚人”一词常用来指代有抱负、有才华之士,而“独往回”则表明诗人的独立选择和自我认同。他住在水边,奚(音xiá,即闲适的意思)自识,是说他悠然自得,与世隔绝。

“我住水边奚自识,诗如云外寄将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平和与超脱。他通过写诗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就像云间的信使,将心意送往远方。

“一从风袖携归看”中,“风袖”形容诗人的衣袖随风飘扬,给人以清逸之感。诗人在归途中,手持着友人赠予的诗卷,这份珍视可见其重视这份情谊。

“屡向松亭静展开”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悠然。他常到松下清幽的亭子中,默坐沉思,将友人的诗句细细品味,心灵得以净化。

末两句“应是冰清逢玉润,只因佳句不因媒”表明诗人对于纯洁高雅的诗意十分感受,而这种情感交流并不需要任何媒介,它本身就是一种洗涤灵魂的过程。这里,“冰清”与“玉润”都是形容词,象征着纯净无瑕的艺术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以及他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自得。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诗意交流的珍视,以及这种精神上的沟通是如何超越物质媒介的。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因过张郎中识孙才翁教授时徐衡仲亦在坐成四韵送呈

邂逅如相约,新交会旧知。

轩窗浑未暑,宾主总能诗。

小草浮冰楮,初篁映锦葵。

星郎风韵杀,我辈盍幽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守岁

寒缸孤照听更迟,情绪斟量睡却宜。

春向岁前三日到,老缘头上二毛知。

朱泥逐疫烧灵药,桃板书符换旧诗。

但愿明年更閒散,无灾无难复何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安乐泉亭上午憩

脩竹有风处,道人无事时。

诸公难入眼,不用总如眉。

得价婆娑重,投閒懒散宜。

三年何足道,坚判百年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安溪山间寻桂得之

心期经岁只秋芳,况有溪山近好凉。

天宇荡开暄浊意,岩花催就泬寥香。

招寻拟把深枝折,爱护休令背蕊伤。

三五冰轮行散影,仙凡同异要平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