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鬓已斑,是非名利总无关。

兴来吟首诗随意,乐处衔杯酒壮颜。

境僻莫嫌茅屋小,心宽何论布衣单。

世间多少英雄者,要买偷閒两字难。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鬓》由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首句“六十年来鬓已斑”,诗人以自己经历的岁月为背景,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沧桑,鬓发斑白是岁月痕迹的直观体现,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时光的无情。

接着,“是非名利总无关”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认为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是非得失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应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

“兴来吟首诗随意,乐处衔杯酒壮颜”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在兴致来时,吟诗作赋,随性而为;在快乐之时,举杯畅饮,让笑容满面。这种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而非物质财富的追求。

“境僻莫嫌茅屋小,心宽何论布衣单”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环境与物质条件的淡然态度。即使身处偏远之地,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只要心境开阔,便不会在意外在的贫乏。这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对物质生活需求的低度化。

最后,“世间多少英雄者,要买偷閒两字难”则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在功名利禄的追逐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内心的平静与放松?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同情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体验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由的精神境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区进士閒居之作

东瓜满眼又葫芦,独乐园中一老夫。

兴到有时拈笔写,客来无酒向邻沽。

菜根细嚼随时过,竹杖閒游任意扶。

几度倦眠山月上,梦魂应不到皇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蓟州兰

一种幽兰气自芬,淡云微雨湿轻尘。

窗窥弱质偏怜汝,幔捲奇香故袭人。

小畹未轻三月雨,后庭先放一枝春。

东风似解游人意,往复燕京赏更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秀南兄寿册

五岭南来祝寿星,天伦燕乐赋长庚。

风尘海内皆朋友,桃李园中有弟兄。

泉石未应淹岁月,芝兰犹喜挺阶庭。

介眉酒熟斑衣舞,松菊长留晚节馨。

形式: 七言律诗

端节三日偕向繁兄弟观竞渡

相携书剑出江干,竞渡双龙海宇寒。

竖赤枭从天上望,夺红人自社中看。

移舟繫柳诗新赋,把酒临江兴倍欢。

自是蛟龙镶爪翼,满江风雨浪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