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节三日偕向繁兄弟观竞渡

相携书剑出江干,竞渡双龙海宇寒。

竖赤枭从天上望,夺红人自社中看。

移舟繫柳诗新赋,把酒临江兴倍欢。

自是蛟龙镶爪翼,满江风雨浪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与友人一同观赏龙舟竞渡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生动的自然景象。

首联“相携书剑出江干,竞渡双龙海宇寒”,开篇即以“相携书剑”展现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江边的情景,随后点明活动——龙舟竞渡,通过“双龙”与“海宇寒”渲染出比赛的激烈与壮观。

颔联“竖赤枭从天上望,夺红人自社中看”,运用比喻手法,将参赛者比作“赤枭”,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从高处俯瞰比赛的场景;同时,“夺红人自社中看”则展现了观众在社中(可能指庙会或村落)观看比赛的情形,通过“夺红”一词,突出了比赛的紧张与激烈。

颈联“移舟繫柳诗新赋,把酒临江兴倍欢”,转而描写诗人与友人在江边移舟、系柳、饮酒赋诗的悠闲场景,通过“新赋”二字,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与喜悦之情,同时也增添了诗文的文学色彩。

尾联“自是蛟龙镶爪翼,满江风雨浪漫漫”,以“蛟龙”象征龙舟,进一步强化了比赛的激烈与壮观,同时“镶爪翼”这一细节描绘,使画面更加生动。最后,“满江风雨浪漫漫”一句,不仅描绘了江面的风雨景象,也暗示了比赛的激烈与持久,整个画面充满动感与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端午节期间龙舟竞渡的盛况,以及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愉悦心情,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文活动的刻画,是一幅富有情感与意境的画卷。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端阳幕中喜彭祁连自大鹏携酒过酌因示兵略酒阑诸部献俘至

雾暗青山晓雨零,孤舟此日繫淘泞。

云移树色疑帆色,风送涛声杂鼓声。

逢节每愁倭作祟,衔杯犹喜客多情。

折冲尊俎知谁是,酒进西河已用兵。

形式: 七言律诗

端阳连日大雨.时有谮予者上峰不察故作此诗

天涯佳节又逢端,怀古能无吊屈原。

再见炎方悬虎艾,不知何处竞龙船。

参差天上旌旗闪,断续波间鼓角喧。

我亦夺红心未已,只愁斜雨暗江村。

形式: 七言律诗

重登大海楼

夏日重登江上楼,凭栏怀古思悠悠。

窗涵月色花阴叠,帘捲潮光桂影浮。

石燕远翻天际浪,沙鲸近戏海门秋。

东南共有长江兴,坐对金樽醉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舟中夜眺

楼船兀坐水连天,遥望波光思渺然。

山色有无江水外,涛声断续岛洲前。

喜看南海归琛赆,犹惧东夷起燧烟。

刁斗击残头上月,枕戈空自夜无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