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兰花生长在幽深山谷中无人知晓,客人在东窗边种植赠予我香气。
知道它清新的芬芳能消除污浊,更爱它细小的叶子巧妙地抵抗寒霜。
根扎在密实的石头上,秋天早早地绽放芳香,丛生在高大的竹子旁,午后的阴凉中带来宁静。
我想让它和蘼芜一起在堂下生长,这样每天都能看到《楚辞》中的诗篇。

注释

兰生:兰花生长。
幽谷:深山谷。
遗我香:赠予我香气。
清芬:清新的芬芳。
细叶:细小的叶子。
凌霜:抵抗寒霜。
秋芳早:秋天早早开花。
修筠:高大的竹子。
蘼芜:一种草本植物。
楚词章:《楚辞》中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种兰》,描绘了兰花生长在幽深山谷中,虽然不被众人所识,但诗人却在东轩处发现并欣赏其芬芳。诗人赞美兰草的清香能够消除污秽,细叶坚韧,即使在严寒的霜雪中也能傲立。兰草的根系发达,秋天早早开花,丛生在修长的竹丛旁,为夏日带来阴凉。诗人想让兰草陪伴在堂下,如同楚辞中的意象,常伴左右,增添了诗情画意。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和对其高洁品质的赞赏。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种花二首(其二)

筑室少闲地,种花能几畦。

松筠旧满眼,桃李渐成蹊。

无计通湖水,长思种藕泥。

幽怀终不惬,拄杖出城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种花二首(其一)

筑室力已尽,种花功尚疏。

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数,群芳自不如。

今秋接千叶,试取洛人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种菜

久种春蔬旱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

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

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

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绝胜亭

夜郎秋涨水连空,上有虚亭缥缈中。

山满长天宜落日,江吹旷野作惊风。

爨烟惨淡浮前浦,渔艇纵横逐钓筒。

未省岳阳何似此,应须子细问南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